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积淀和象征,文物古迹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化石。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文化的沉淀悠久而长远,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那些承载着古老文化的古迹古物在推土机的“铁蹄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高楼林立。文化在叹息,文物在流泪,当一个民族抛弃了自己的文化,“铲平”了文物的痕迹,还剩下什么?建好了高楼大厦却失去了“千年粮仓”,盖好了现代校舍却失去了钱学森先生“毕生的心血”。
痛心疾首的呼吁没有阻却铲车的脚步,推土机的轰鸣声盖过了文物无奈的叹息。扪心再问,当文化遗产与高楼大厦冲突时,为政者心中的天平倾向了哪端?但凡追求政绩的头脑冷却下来,又怎会至千年的古物于不顾,怎会站在一片废墟之上扼腕叹息?盲目拆建的脚步应该放缓一些了,片面追求政绩的“面子工程”也该叫停一些了,给文物古迹以立锥之地,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好珍惜。少一幢楼房又何妨?毁去一件文物却失去了历史的气息,久而久之我们民族的“主心骨”,是否会有那么一天想起时才发现他么已经荡然无存了呢?
巴黎没有因为埃菲尔铁塔周边陈旧拥挤拆除它,而是另选地方建立一条香榭丽舍大道;伦敦没有因为大本钟的“笨重”让其停下,而是另建一座现代化的“灵巧时钟”。我们的为政者,我们的干部是否应该深思反省,应该停止一边“毁遗”一边却在“仿古”的可笑之举?面子难看一点没有多大关系,“里子”丰富充实反而会更有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难道不比“嘴尖皮厚腹中空”来的更好,更加实在吗?为政者急功近利,大拆大建方式造就了令人触目的城市哀伤,这样损毁文物和历史的不折不扣的城市“大跃进”,已经偏离了一座富有历史底蕴城市的发展方向。
停下盲目拆建的“铁蹄”,不要让文物再“叹息”、“流泪”。“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是可笑且不可取的,与其毁灭后悔改“仿建”,何故不在拥有时好好珍惜?不要让我们的城市在建设中丢失了“魂魄”,留下“记忆中的影子”,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东西,不要让历史文物在我们手中“剥落朱颜”。
文/玉舟山
来源:红网
作者:玉舟山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