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缺位的“家教模式”:爸爸去哪儿了?

来源:红网 作者:郭子荷 编辑:艾伦 2013-11-04 00:02:58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日,四川在线推出网络调查“成都爸爸们,你们在哪儿?”请成都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来聊聊“爸爸,到底去哪儿了?”调查一出,引来众多网友跟帖评论,这其中,不乏众多吐槽。(11月2日《天府早报》)
  
  日前,湖南卫视推出的“野外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受到了广大宝妈宝爸的青睐。许多妈妈都在热议节目中明星爸爸的教育方式。而四川在线也开展了“成都爸爸们,你们在哪儿?”网络调查的活动,广大网友借机吐槽身边的爸爸“不开家长会,不认识班主任,家里没人就带孩子下馆子……”,而记者采访10名家长问“爸爸在哪儿”,只有1位爸爸表示“自己经常陪孩子”,妈妈们表示对爸爸们“甩手老板”的方式很是不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家庭教育从“严父慈母”变成了“严母慈父”,由于爸爸教育的“缺位”,出现了很多“问题小孩”,“问题青年”。笔者认为,其实爸爸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你看世界各地不乏“模范父亲”。这些好老爸有的默默无闻,但培养出了扬名天下的人才,比如达芬奇的父亲,他充分发挥孩子的兴趣;莫扎特的父亲,不惜放弃工作培养孩子;安徒生的父亲,用当鞋匠的钱培养出一位伟大的作家。有的则自己就是世界名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一套,如列夫-托尔斯泰,用鹅毛笔为孩子读物描图;约翰-D-洛克菲勒,注重带孩子锻炼身体、游历世界;盖茨的父亲,让孩子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他信,泰国总理千金去麦当劳打工。事实告诉我们,父爱是造就天才的关键。
  
  此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作用。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父爱则往往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所以说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父性教育严重不足的孩子,容易形成“偏阴性格”,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只有父亲“亲临”教育第一线,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而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时兼具了父爱和母爱两方面的内容。
  
  不仅如此,父亲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椐有关机构调查表明,“如果有一个好的父亲,则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在人际关系上会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强,很容易与人相处”。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男孩儿更象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并且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的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较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也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易成功、成才。
  
  既然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呢?要知道,帮助妻子就是对孩子的爱,请将一切可能的时间都献给孩子,在家庭里应提倡加大父亲与孩子交往的力度。父亲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与孩子接触,从婴儿早期父亲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满足孩子情感的需求,为孩子的体能、智力、社会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并且你要做有预见性的父亲,同时不要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向孩子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与妻子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子女。
  
  总之爸爸们一定要找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做妻子教育子女的合作者,做孩子开心的玩伴,做发现和释放孩子潜能的“伯乐”,做孩子良好品行的榜样。如果缺位的“家教模式”再追问:爸爸去哪儿了?那我们现在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教育的主导,我们就在孩子的身边!”
  
  文/郭子荷

来源:红网

作者:郭子荷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04/318681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