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城房地产,冬天里的一把火?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艾伦 2013-11-24 00:04:2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则关于房地产业产能过剩的“猛料”再次引发了大众对商品房空置房的关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主席、中华博士会执行会长杜猛抛出“全国有6800万套空置房,中国住房市场总量已经过剩”的言论一时间引来各路“围观”,但与此同时也引来一片质疑声。(11月22日《新京报》)
  
  空置房究竟有多少,这是个事关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完全应该掌握比较明确的数据,否则如何制定政策指导房地产业?但现在不知道政府是有所顾忌而不愿意公开相关数据,还是根本就没打算弄清楚这个数据,任凭一群专家没完没了吵吵嚷嚷,搞得一向对经济问题很外行的我也忍不住想掺和几句了。
  
  空置房的统计也许很复杂,不过,每座城市有多少房子多少人口,对照一下并不难吧?又有多少是常住人口、多少居住5年以上而有可能就地购房的“外来人口”,这些数据有关方面应该完全掌握了。这么算算,不说事实空置,一座城市的房子是否大量空置,应该有结论了吧?
  
  不管怎么说,我印象着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似乎并没有让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始变得理性一点,即便冬天,大城市的房地产商也没有感到多少凉意。二线三线城市的情况如何呢?县城呢?我本来不大关心房地产话题,但联想到最近在县城的一些见闻,我不免有些担忧。
  
  自从2005年以来,我所居住的这座县城房地产开发可谓如火如荼,六年间陆陆续续冒出将近40个所谓的“小区”,已经建成大约2万套房子,另外还有零星不成规模的各种小产权房也有上万套房子。可把周边郊区十几个村划进城区,整个县城的常住人口也不到20万人。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即使较早开发的小区,虽然开发商把房子卖完了,但有很多房子至今还是毛坯房。我前不久曾经在国道边很留意地观察路边一个小区“门面房”上边的房子,两栋楼40套单元房,已经建成7年了,可以确定的毛坯房就有14套,至于入住率多高,恐怕更不乐观。就我所居住的小区,4年来入住率还没超过50%,装修率大约70%。
  
  靠工资过日子的人的确买不起房子,县城房价从2005年的均价700元/㎡升到2009年的1400元/㎡,又暴涨到2011年的3400元/㎡,此后似乎稳定了一段时间,但售楼小姐每次都向准备购房的人宣称,房价还要涨,搞得人们惴惴不安。愿意相信中央吧,可眼前的房价就是不降,甚至略有上涨。售楼小姐的话听起来并不比政府政策更值得信赖,你可以不相信——除非你根本就不准备买房子。而本地居民人均年收入不会超过2万——像我这样有近30年工龄的事业单位职员,一年毛收入不到3万,除去日常开支,最多也就存1.5万,这在本地算是中等偏上的收入了。我算很“幸运”地在2009年夏天买了房子,按揭贷款15年,要是迟半年,按揭25年我也买不起了。尤其是小县城的房地产商总喜欢建造大房间,最大有将近150㎡的,一般都是120—140㎡,三室两厅,低于100㎡的都是两室两厅,甚至有60㎡一室一厅的。均价已经叫人望洋兴叹,总价更是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
  
  那么房子都卖给谁了?我经常在一些小区门口看到小广告,基本全是卖房子的,本地几家广告商四处散发的信息报上,每次都有一两页满满的售房小广告。我经常听说,有人在开盘前预订好几套,然后坐地起价陆续出手,据传这些“二手贩子”每套房子赚的比开发商还多。但是,最近两年这些“二手贩子”似乎有所收敛,我认识的一个还对我说,想买房子的话等明年。因为银行收紧房贷,很多真正需要房子的也很难办到按揭贷款了,“二手贩子”们也不那么容易贷款了,可房市依然不见回落。
  
  不过,房地产商还在死撑着不肯公开降价,但新开发的各个楼盘这一段都在搞推销活动,优惠措施一家比一家喊得响,有几家隔三差五地搞活动,有一家曾经喊出买房子送轿车,大街上经常有五彩缤纷的房地产广告四处翻飞。有请知名歌星助阵的,有请央视主持人站台的,县四大班子头头还亲自去给一家新楼盘奠基呢。这给人印象似乎小县城的房地产在这个冬天依然很红火,可谓“冬天里的一把火”了。
  
  空置房可以视作一种资源浪费。按照住建部某官员的话说,中国近些年建造的房子根本无法保证70年的使用期,房子“保质期”大约就是二三十年的样子,如果建成却闲置七八年,也就是说这样的房子只剩下1/3的使用期了,换个说法,这些房子的使用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20年后这些房子可能就又要面临拆迁,这样难道不是太折腾了吗?或许这也是为20年后的大拆大建预埋伏笔?房地产在中国就真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了。
  
  县城房地产还能热多久?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这“冬天里的一把火”不过是一把虚火而已,靠县长撑腰,这把火也旺不起来,反而更让人担心,即便大城市房地产没有多少空置房,但小县城房地产却有泡沫化的趋势,鄂尔多斯的“鬼城”恐怕不是个别现象。在房地产调控这个问题上,基层政府能否和中央保持一致,很值得关注。
  
  文/马长军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24/320630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