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限行目的在于“控量、防堵、治霾”,这对谁来说都是利好,但却引来质疑声一片。民众所以会如此生气,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限购限行,市民如何正常出行?出行难是每个城市的通病,在天津似乎尤甚。虽然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八大措施,但这还是天上飞着的鸟儿,当不得真。限行虽是很多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惯常办法,但却不一定是最务实的选择。当交通拥堵、成品油质量低下、坐车难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还“健在”,强行推行限购限行,如此东施效颦,不仅是卸责与民,也是剥夺公众出行权,岂能不招致民意反感?
其二,限购限行,有没有事先问一问市民态度?任何一项公共决策,都需要首先过得了民意这道关口,解决实际问题为先。限行限购虽事前多有传闻,但总归是传闻。今日拍板明天实施,如此先斩后奏,难道真如网友调侃的那样“是电脑固件升级?”这般草率,既有拍脑袋之嫌,也有罔顾民意之实,是赤裸裸的特权思维,岂能不惹草民气愤?
其三,限购限行,为何只对百姓?“三防”问题不仅是民众的事,更要强化官员和政府的责任。此次法规中未见公车的片言只语,或是因为已有《“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在前。然而,该方案虽对公车出行提出了限行要求,但执行效果却差强人意,在一些地方更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出台地方性类似法规,就该有个意识即,只要公车存在一天,就该突出并严格限制,以避免重蹈覆辙。何况,城市拥堵和雾霾,治理智慧和能力欠缺难逃干系。仓促实行限购限行,岂不是不作为、“懒政思维”的延续?在如此严“己”宽“民”的“率先垂范”下,利弊陈述再天花乱坠,怕于民众也不过如风过耳罢了。用行政手段或可止住购车,但期图公众树立绿色环保意识无异于痴人说梦!
记得15日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山西太原演讲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中国没有“父母官”,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此话颇有警醒之意。很可惜,现在有些官员独断专行惯了,忘了还有群众,不知怎么做群众,总是拿手电照人,唯独不照自身。
有句流行语叫“XX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笔者在此套用之:民意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民生等重大问题决策上,这本该就是一种常态,遗憾的是现实中被异化被消解了。如何扭转,明智者当深思之。
文/晴川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