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了解内情的话,“县委书记的妈妈捡破烂”,的确让旁人不容易相信,就连县委书记本人,起初也觉得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出于遵重母亲的个人意愿,更主要的还是县委书记没有过度看重自己的身份地位,坦然地接受了母亲“捡破烂”的做法,这在当下的“官场”中实属很少见的“例外”。
在网络上,看多了官员“出事”的新闻,除了带给人一些清风正气的期许之外,说实话,也让人对官员腐败的事例开始逐渐麻木。然而,当汶川县委书记年老的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于电视画面中的时候,展现的是有些官员日常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与过往那些贪腐的官员形象形成了对比。
看完视频,网友们几乎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热情的“赞”,给了这位通情达理又朴实无华的县委书记母亲。其实,网友们发自内心的情绪反应,不只是对这位母亲个人的称颂,也有对汶川县委书记在工作上敬业的褒奖,更是对他在家庭生活中保持普通人本色的情感认同。
虽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过,汶川县委书记从政为官的所有基本原则,不可能全部来自于“捡破烂的妈妈”,大家之所以会把他们母子俩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实也有很深的道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在子女身上的体现,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那些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现实例证,也无法回避。《人民日报》曾经有文章写道,“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子女的位子、票子、房子,什么都肯干,拉关系、走后门、傍大款,搞权力寻租,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贪赃枉法。”另外,还有的腐败官员,东山事发之后,在法庭上才开始谈及自己年迈的父母,觉得有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人甚至不能亲自参加父母的葬礼。
父母在子女的价值观养成和行为引领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可绝非一劳永逸、终身受益的,父母不可能一辈子牵着儿女的手。有些官员,往往还是在之后的从政生涯中,因为观念的转变,最终走上了无法自控的贪腐之路。由此可见,在社会生活中,官员还是需要自觉地放平自己的身段,起码别忘记为人子女的家庭角色,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由于忘乎所以,而给父母带来无尽的创伤。
任何一位官员,都有自己必须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事业领域,又绝对脱离不了个人的家庭生活圈。尤其后者,是官员与普通民众一样永远无法剪得断的亲情纽带。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家风在廉政中的价值,如果能够舍弃掉其中的局限性,与反腐倡廉的制度性规范结合起来,让家庭温情成为官员的一种自我约束,不仅个人的为官从政之路或许会更平坦,也会获得到民众打心底里的真切拥护。
文/寇军
来源:红网
作者:寇军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