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院官微“爆粗”,哪见群众路线?

来源:红网 作者:李松林 编辑:易木 2014-01-10 00:04:47
时刻新闻
—分享—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的官微昨天遭网民围观。这个被官方认证的“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先是前晚因一条“装个毛线”的微博被网民调侃,继而昨天又两次变更网名,甚至一度戏剧般“变身”为“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1月9日《南方都市报》)
  
  “装个毛线”,从一个区法院官方微博的“口中”而出,瞬时让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其实,让公众震惊的远不止“装个毛线”这四个粗鄙的文字。只要看看市南区人民法院官微的一些细节,就足以让人感叹其节操碎了一地。堂堂区法院官微,微博标签居然是“美女”、“美食”,当晚被网友围观时,其总共也才发了11条微博,只有300多个粉丝。所有细节表明,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的官微实在是太业余、太不严肃、太专注于“打酱油”了。
  
  新媒体时代,不少地方政府领导和部门都在网上开设了微博,放下身段,深入群众,以此更好地开展工作沟通和交流。甚至可以说,网民的围观和参与正在逐渐改变政府执政的方式和思维。然而,就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依旧抱着一头旧思维,旧观念,以为上网的人总是少数,网上的声音不值一听,与网友的沟通交流没有耐心,没有远见,没有诚意。也正因此,不少官微才常常闹出笑话和丑闻:回复千篇一律的“僵尸信箱”、“40年后,我们是不是还存在这个世界,不要考虑太长远了”、“放屁,给钱贿赂我,我就给你办”、“我没空跟你闲扯”、“自己百度一下就知道了”,等等雷人回复层出不穷。此次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官微的“装个毛线”同样是这种旧思维、旧观念的延续和体现。
  
  按理说,政府部门官微应是政府机关开展日常工作的延伸,必须对群众有一颗敬畏之心,珍惜网上那些“沉默的声音”,需要专业化的人员和队伍来管理官微。遗憾的是,从此前多起事件来看,我们的不少政府部门并没有意识到此种重要性。官微究竟该交给谁来管、应该如何来管、出现失误和错误该怎样处理,这些都应有清楚明晰的运行规则。这不仅涉及到实际工作开展的质量好坏和效率高低,同时更是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的体现。不过,最尴尬的现实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不仅未在实际工作中赢得本地群众的支持和好评,更因自己的主动失误在网上遭到了更大范围内群众的揶揄和吐槽。
  
  从去年以来,中央要求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踏踏实实做好“为民、务实、清廉”。这无疑是对各级地方政府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最新的更高更好要求。不少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中的确收获了群众好评。比如中纪委网站,从去年开始一直在网上虚心向广大网民“求建议”,邀请网民参与“建言”,对民意的吸纳和尊重让人欣喜,这不啻是一个好姿态。而反观诸如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官微的做派,不仅让人作呕和气愤,还把群众当猴耍。这展示出其本身行政工作的不规范、不上心,高高在上的官僚气尽显无遗。对于这样的政府部门,对于这样肆意“爆粗口”的官微,绝对不能以一句“临时工”回应了事,必须要认真查一查,严厉问责,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文/李松林

来源:红网

作者:李松林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1/10/324750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