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吵或不吵,“中国话”就在那里

来源:红网 作者:谢伟锋 编辑:司马清 2014-02-04 00:00:5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东京旅行了一周,地铁里共碰到3次有人大声讲话,不幸的是他们谈话我都听懂了,都是中国话。在亚特兰大的酒店里,早餐专门有一个屋子是留给中国团队客人的,虽说我是散客,无需进入那个房间,一刹那,我还是感到深深地刺痛。(2月3日《人民日报》)
  
  主流媒体再次把目光锁定在出境游玩的国人中,这次的典型事例是东京地铁上的中国话。可以预想的是,在此类尴尬事件再次被曝光之后,可能国内对此批评的声音应该是没以前强烈。或者说是道德批判者的眼皮也不再愿意再抬起来下。毕竟,诸如此类的事实在是太多,多得都有点腻味了。
  
  国外地铁大都有自己的条条框框,有的甚至太过渗入到个人空间。譬如莫斯科地铁就不许有亲密行为,纽约地铁不能喝饮料。对于讲究的日本人来说,在东京地铁上也打电话都成了禁令,更何况这大声喧哗。
  
  但不管怎样,国人还是在东京地铁上吆喝了几句。没有入乡随俗,加上国人原本就相当不乐观的出游形象,被鄙视是自然逃不掉的。不过想想,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不屑的目光投向这些已经走出去游玩的国人,但却更缺乏一种反求诸己的心态。
  
  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大都不拘小节,这里面有时代的印记,也有环境的因素,而并非自己主观意识不遵守规定。就拿国内地铁的条例来说,连禁止吃食物也是最近小范围被推广起来的。整体意识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这已然是不争的事实,但要让在东京地铁说中国话的游客因此来背负上“中国式游客”的帽子,实在是有点不公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潜在的大嗓门。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高等教育普及下,国民素质的提高已经是很明显。我们相信,再过几年出去游玩的中国游客,肯定不会犯前辈们犯下的原则性或者是无意识的错误。毕竟现在出国游玩的人,有不少人是属于“享清福”的长辈们,他们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变或者是收敛在国内的积习。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人,学识高,脸皮薄,更关键的是相关事件知晓的也多。他们将承载着扭转“中国式游客”的使命。
  
  话说回来,这在东京地铁上吆喝的中国人,我们也无法给他们下太多的“有色定义”。人的好习惯,需要长时间积累,即便出境游玩的时候相关法规也有硬性规定,但依然免不了是“洋相百出”。也罢,吵与不吵,中国话都在那里。独在异乡却不为异客,再怎么说也是我们老百姓物质基础的丰盈,才有出境游这种高级别的经济活动。假以时日,精神境界也会迎头赶上的。
  
  文/谢伟锋

来源:红网

作者:谢伟锋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2/04/32657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