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整治“会所歪风”,功夫当在会所外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艾伦 2014-02-13 00:06:00
时刻新闻
—分享—
  自1月起,杭州市纪委等发起整治“会所中的歪风”行动,30家会所遭关停。其中,“西湖会”率先转型成为平民茶馆,宣布向普通市民开放。然而,有市民反映,“西湖会”转型“换汤不换药”,春节期间有人想入内品尝龙井茶遇到了工作人员的劝退。(2月12日海外网)
  
  纪委一发起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立刻有30家会所遭关停,这么说来,这30家会所应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歪风”,所以,必须要么关停,要么转型。比如说,名列其中的“西湖会”就率先转型成了平民茶馆,宣布向普通市民开放。不过,虽然其最终的开放有“换汤不换药”之嫌,但既然能够在严厉整治之下重新开放,说明其经营本身,如经营场所的合法性等,并不存在太大问题。
  
  从报道来看,“西湖会”等会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其经营的封闭性,即,只面向某些特定客户,尤其是非官即贵的所谓高端客户,普通人想进入其中消费,遇到的首先是身份以及由身份决定的进入的资格问题,其次才是消费能力问题——进都进不去,又何谈消费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普通人很少涉足的场所并非只有会所一种,其他诸如五星级的高档酒店、顶级奢侈品店、名车4S店等,普通人也很少甚至从未涉足。但是,对于那些场所,社会上却少有像对高端会所一样的诟病。究其原因,绝不是因为价格问题,虽然两者的价格都很高,而是普通人能不能进入的问题,谁在出入其中的问题。
  
  高档酒店、名表名车店等,普通人也极少踏足,但他们至少可以进去逛一圈看一看,因为虽然他们消费不起,一般却不会有人因为身份问题而被拒绝踏入其中。但私人会所却不同,其对消费者的选择,不仅是基于其消费能力的高低,更是基于其身份的不同。而这往往与此类会所工商注册时的限定相悖。更关键的问题是,出于此类高端会所的人,除了“富”,还有“官”,富人只要收入合法,消费得起,旁人无须置喙,但收入并不算高的官员出入其间,就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一些落马官员的事例也说明,高端会所往往成了权钱交易之地、藏污纳垢之所。
  
  会所的问题绝不在会所本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一分子的会所,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只要合法经营,政府部门就没有强令其整改或“业态调整”的权力。但现实中,如此众多的会所“暂停营业”,背后恐怕也有权力之手伸得过长之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腐败官员带坏了高端会所的名声,而非相反。对于政府来说,要做的不是让谁关闭或暂停营业,甚至是强令其“业态调整”——除非其经营中有必须如此的违法行为——而是管好官员。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高端会所里的官员不再花费公款,高端会所自然也就不会再给人如此大的想象空间,如此,高端会所才能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存在下去。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2/13/32712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