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姗的举报很有力量,因为她说自己就是罗代表的情妇,并和罗代表育有一女。至于通过疏通关系获取人大代表资格一事,我们得到的证据是罗代表自己短信承认的。当然,这一切,罗代表全部矢口否认,他说李姗姗是在恶意中伤,目的就是敲诈。
河南志元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食品加工民营企业集团,罗志元现任董事长,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政协委员实业家”等称号,是河南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成功人士,如果身陷“包养门”、“遗弃门”和“贿选门”,会是什么结局?会有什么样的惩罚?会不会面临穷途末路?我们需要拭目以待。
巧合的是,当日《新华每日电讯》转载了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一篇文章,题目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虽然主要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但是这“三讲”对于每一个人又何尝不重要?因为,“修养、道德、廉耻,涵盖了做人、为官的基本要义,决定着一个人‘气象’的高低,决定着在‘大义’与‘小利’间的取舍。”
罗代表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但是,如果弄出“包养门”、“遗弃门”和“贿选门”,我们就可以预言,他的企业迟早是要倒霉的。根据李姗姗的爆料,她是因为不满罗代表对私生女的抚养态度才“拍案而起”。在公众看来,更因为罗志元的省人大代表身份,而陡增了新闻价值,凸显了批判意义。
论修养,《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当今经济多样、价值多元的环境下,如果做不到在“隐”和“微”上坚壁清野、无懈可击,自然也就无法做到慎独,甚至很可能在自以为“幕夜无知者”的侥幸中出卖原则、踏上不归路。近来屡被曝光和查处的“老虎”“苍蝇”,无一不是如此。显然,“包养门”就是一个人生滑铁卢的开始。
论道德,“官德彰则民风淳,官德毁则世风降”,“官德影响民德”。在当下自媒体时代,一些名人不仅没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反而丑事连连、丢人现眼。这些名人不是官,但胜似官。有的是政协委员,有的是人大代表,有的是劳动模范,但是非常遗憾,其道德低下,常常爆出突破道德底线的丑闻丑事。对此,我们应当秉持,一旦查实,就要弃之如敝履,绝不姑息。
论廉耻,“知耻近乎勇”,“人不可以无耻”,“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民无廉耻,不可治也”。一个有了羞耻之心的人,才能知荣明耻,知道底线在哪里。然而,当今“知耻”却“行耻”者仍不鲜见。有人有了钱有了权之后就蜕化变质到了热衷低级趣味、将庸俗当时尚乃至丧失廉耻、颠倒黑白的地步。不论是“包养门”、“遗弃门”,还是“贿选门”,一旦属实,均为“非人”之丑陋,理当打回原形,回炉重造。
鹿邑官方已证实,关于原告李姗姗与被告罗志元子女抚养纠纷一案,鹿邑县人民法院已于2013年12月23日立案受理,目前该案正在审理过程中。这表明李姗姗所说的“包养门”、“遗弃门”并非捕风捉影。至于“贿选门”,如何查实,可能还需要时日。到时候,鹿邑官方的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河南省人大代表罗志元“包养门”、“遗弃门”和“贿选门”,能否净身?怎样净身?这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目前的迹象表明,他是凶多吉少。不知道那些修养、道德、廉耻出了问题,屁股上的屎再也擦不干净的名人,是不是开始做噩梦了?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谶语作为一种哲学,甚为国人所笃信。
文/朱永杰
来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