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们“自行车王国”的帽子哪去了?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易木 2014-02-20 00:06:53
时刻新闻
—分享—
  天津市政府发布《促进天津市自行车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提到,未来4年内,将全力推进自行车产业的“材料革命、动力革命、品牌革命”,打造世界级自行车王国。截至目前,该市自行车产量达到4000余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2月19日《北京晨报》)
  
  天津市重建自行车王国的信息让我们的感受是很突然,随后而来的则是很欣喜。在各地都在把拥有多少汽车、建有多少车站,拿出来作为政绩炫耀的今天,天津的“逆流而上”的“倒退”更是一种前进。
  
  面对天津要重新构建自行车王国的新闻,我们是不是也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我们还是原来的那个自行车王国吗?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自己的时候,才默然发现,其实我们头上的这个帽子早就被自己无情的甩掉了。面对世界自行车大国的帽子,我们从来就没有把它当成荣誉,而是当成了一种羞愧。于是我们想方设法摆脱这个封号。
  
  按照我们自己的想象,我们人口众多,按照自行车的保有量来说应该还是自行车大国。其实,这笔账不能这样算。我们来看国际上的一种说法,经过测算中国骑车率在30%左右,而阿姆斯特丹只有74万人口,自行车却达到了70万辆,这里才是公认的自行车大国。通过很多现象可以看出,我们的自行车大国的帽子早就渐行渐远了。
  
  一是,品牌纷纷倒下去。上世纪70年代,永久、凤凰、飞鸽、双喜,这些品牌可以说家喻户晓,如今还有谁能说得出这些品牌,这说明自行车行业早已萧条。当然也有新的品牌诞生,可是专门生产自行车的企业还有几家,仅存的几家也是半死不活,或者是以生产电动车为主。二是,自行车道越来越窄。与之相反的是在道路的规划上,汽车专用车道越来越宽,四车道甚至是八车道,而自行车道被挤占的寥寥无几,甚至是无立足之地。三是,地铁、公交等等公共出行工具越来越发达,家里的自行车早就落满尘埃、锈迹斑斑了,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家中还有多少自行车推出来就可以载着我们遨游世界的,估计连推着走都已经很困难了。
  
  “我们现在是自行车王国,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成为汽车王国”,这是笔者在家中的1985年的旧党报上看到的地方政府会议上讲话内容。正是我们急于摆脱自行车王国的帽子,我们才失去了这个珍贵的荣誉。看看满街的汽车尾气,看看灰蒙蒙的天空,我们是不是该有所警醒?骑自行车不仅仅锻炼身体还环保生态。当我们坐在车里浑身无力的时候,我们还不忘去到健身房去大汗淋漓,我们实际上是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需要重建自行车王国,这需要改变观念,这需要扶持企业,这需要把开发汽车上的精力用到研究自行车与时俱进上,让自行车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不仅仅是外观还有性能。天津的行动就是我们的榜样。自行车王国,怀念不如相见,我们都该做些事情了。
  
  文/郭元鹏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2/20/32768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