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招工局长”很忙折射出的新变化

来源:红网 作者:傲歌 编辑:易木 2014-02-24 00:04:30
时刻新闻
—分享—
  2月14日,元宵节。上午9点半,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社局局长王海鹰带着工作人员,和区里几家企业的人事经理一起前往宁夏银川千里招工。从2010年开始,每年春节后一上班,吴江区人社局领导都要分别带队到中西部8个省市招工。王海鹰说:“每年都要用半个月时间,到中西部去帮企业招工。”(2月23日《人民日报》)
  
  曾几何时,多少人怀揣梦想,不远千里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挣钱。沿海地区成为劳动力转移和人才聚集最密集的地区,要想在发达地区和沿海大城市谋一份职业,竞争相当激烈,极为不易。而如今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用工荒,连人社局长也要不远千里到内陆地区帮助企业招工。人社局长成“招工局长”背后显现出的是用工形势的变化,劳动力的短缺,以及劳动力转移发展的新趋势,至少折射了三个方面的变化。
  
  折射出的变化之一,产业转移加速,工人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当前,随着沿海的大量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原来的劳动力输出地也开始需要大量工人,许多地方为了留住本地劳动力,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让工人不出家门,就地、就近就能就业,既照顾了家中庭的老人、子女,一样的又能挣上钱,让许多有外出打算的人收回了外出的脚步。外出务工人员总量的减少,是导致用工荒的根源。
  
  折射出的变化之二,新生代农民工成主体,个性需求更全面,工作稳定性较差。目前,随着大量的80后、90后成为工厂企业的员工主力军,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层次提高,更加突出个性需求和综合发展,不再满足于父辈们那样的机械无趣的流水线工作方式,对企业的管理、文化、福利以及发展机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少年轻求职者因环境偏、上网不方便、不适合自己发展就跳槽的不在少数。可以说,企业员工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也是导致经常出现用工缺口的重要原因。
  
  折射出的变化之三,大城市的融入成本高,长期的漂泊感让许多求职者选择了回流。目前,受大城市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许多外来打工者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加之大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让许多外来打工者长期漂泊在他乡,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无法在城市里扎下根。受生活压力所迫,不得选择返乡发展。可以说,外来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是用工荒的核心原因之一。
  
  人社局长成“招工局长”折射出的变化告知我们,要让招工不再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根本,只有让更多的农民工市民化,融入城市生活,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在城市工作;同时着力提高农民的工资福利待遇是重要保障,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至少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不再让劳动力低廉,让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才能留得住人。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
  
  文/傲歌

来源:红网

作者:傲歌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2/24/32797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