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去除焦虑,PX宣传亟待进行

来源:红网 作者:雷钟哲 编辑:艾伦 2014-04-12 00:07:35
时刻新闻
—分享—
  PX只是石化产业中很普通的一种化工产品,然而近年来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公众的误解和反对,厦门、宁波、昆明、彭州、茂名等规划中的多个PX项目相继停建或缓建。PX到底毒性如何?民众为何如此惧怕?这成了一个待解的谜团。(4月11日《新京报》)
  
  PX到底有多毒?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和“科普”,显然有点姗姗来迟。说其姗姗来迟,是因为在厦门及至茂名等地接连发生群体阻挠抗议,甚至出现打砸事件之后,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即就是前不久发生在茂名的冲突,当地政府也只表态在没有取得绝大多数群众同意之前,市政府是不会违背民意进行决策的,同样对项目评估没有表态。这对读者和全国公众来说,依然是一头雾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好在近来,清华几名学子出于自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原则,坚持为PX低毒进行正名,这才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可是即便这样,仍有网友表示:“我可以相信PX是低毒的,但我不相信生产过程是安全的;我可以相信你有能力实现安全生产,但我不相信你有动力去这样做。”联系到国内企业的自律疲软和监管部门的监督虚设,你不让网友——还有许多群众——这么质疑,恐怕也难。
  
  由此看来,PX项目落户前进行一次较大规模较为深入的知识普及,是这个项目上马不能或缺的环节。缺少了,就可能再次出现类似上述城市的抵制,造成市民和政府的对立,甚至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因为第一,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他们不可能是化工领域的专家,不了解相关的应用和背景,包括不清楚这个项目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要。当他们知道了PX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中文名为“对二甲苯”,其可燃性、爆炸危险性和毒性,与我们司空见惯的汽油基本相似,就不会那么闻之色变了;同样,当他们知道与生产汽、柴油的石油炼制生产过程相比,PX生产的工艺条件相对缓和,而现代技术手段能为有效控制石化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就不会那么惶恐不安了。第二,如今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当一个传说中的危险来到身边,并且与他们比邻而居的时候,就会天然地产生反感。这时如果没有深入到位的宣传,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必然促使“邻避效应”的产生,继而激发嫌恶情结,酿成集体反对。所以必须通过科普,让人们明了PX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究竟会有什么程度的影响,打消高毒性、可致癌的误传,才可能消除“邻避效应”。
  
  一方面PX与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PX需要大量进口。仅2013年,我国PX表观消费量为1641万吨,而进口量为905万吨,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至55%。如果目前国内拟建的PX装置不能如期建设,到2015年,PX进口量将超过1200万吨,成为国内进口量最大的石化产品。与此同时,周边国家的PX生产,一个个搞得风生水起蓬蓬勃勃。而实测证明,世界各国PX项目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对所在城市空气污染影响非常之小;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PX装置,均未发生过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安全事故。我们为了一个不必要的担心,让自己生活、发展受制于人,这是不是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是不是杯弓蛇影妄自惊扰啊?
  
  文/雷钟哲

来源:红网

作者:雷钟哲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4/12/332152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