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城管被打“罪有应得”,当天出手的人中,既有市场的菜贩,也有发泄气愤的路人,甚至还有围观的中学生。有报道称,这次人群的怒火攻击了错误的对象,被打者全部是招来负责搬运东西的安徽籍民工,连临时工城管都不是,他们只负责干体力活,没有任何执法权,报酬是一天100元。
近年来,城管和商贩之间发生肢体冲撞、甚至人身伤害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此次浙江苍南事件引发的群殴,影响之大堪称空前。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是是非非恐怕一时还说不清楚。城管打人与城管被殴,暴露了执法者的粗暴,也暴露出公众的戾气。
不只是城管,医患之间也是如此。进入2014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暴力伤医、辱医事件。2月17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突然冲来的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抢救无效死亡;2月18日,河北易县人民医院医生李爱新被一男子用刀划伤;2月24日晚,南京口腔医院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被患者父母打伤;3月5日,潮州市一患者酒精中毒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被押在医院内游行半小时;3月7日,一患者闯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诊室,用锤子将正在给患者看病的医生打伤;3月21日上午,犯罪嫌疑人张某携一把柴刀来到上海第五人民医院,砍伤2名护士及1名医生。
话不投机就动手,无名之火从何而来?那些城管、医生和护士真的该打吗?答案是否定的。
近年来,城管和医生一直在努力。比如城管,出于改善形象的目的,各地城管对执法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眼神执法、献花式执法、静默队列式执法、举牌式执法、劝导式执法、家政式执法、小品执法,包容式执法、说理式执法,可谓五花八门。事实证明,种种执法创新并未奏效。
同样,为改日益恶化的善医患关系,卫生部门和医院也作出了积极探索。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的通知》,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时须和患者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
医患关系紧张,城管与商贩之间的对立,根子还是在“戾气”。实事求是地说,这两个对立的群体,大家心中都有怨气,甚至都觉得冤枉。
戾气不消,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对立情绪。那么,如何消气?唯有改革。
城管要重塑形象,需要城市管理者反思城管模式,也需要城管改变理念。面对为生计东躲西藏的商贩,城管应当换位思考,理解百姓疾苦,提供可能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给他们合情合理合法的生存空间。同样,商贩也要理解城管工作的艰辛,工作在城市街头的城管,绝大多数是为生计奔波的普通百姓,他们的工作也需要商贩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改善医患关系也是如此。医院固然要加强医德建设,病人也要理解医生护士。但是,和谐的医患关系,还是需要通过医改来实现。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匮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要坚决破除“以药养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解决老百姓看病难,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方面,政府一直在努力。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14年医改的五项重点工作。包括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使医改试点医院覆盖全国50%以上的市县;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防止药价虚高。随着这些改革的举措的到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必将得到充分体现。那些因无法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而“锯腿自救”、“刻章救妻”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他同时指出,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是的,任何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民群众既要看到党和政府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更要有足够的耐心,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改革。唯有上下一心,才能攻坚克难,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张卫斌
来源:红网
作者:张卫斌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