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爱留守儿童拒绝政绩思维

来源:红网 作者:周卫军 编辑:夏熊飞 2014-07-23 00:01:4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几年,随着我省一些市县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活动站也在一些县镇乡村不断建立,这不仅给留守儿童们提供了共同的聚居地,还让他们在一起互相陪伴,弥补亲情的缺憾。可当成立之初的热闹逐渐散去,这些大多驻扎在乡村的活动站,日渐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由于缺少经费和师资,很多设施无法更新,活动被迫中止,甚至因为没有人员看管,一些活动站长期关门。对于留守的孩子们来说,在失去一个聚居地的同时,他们渴望关爱和亲情陪伴,也成为了奢望。(7月22日《齐鲁晚报》)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对于学校、老师来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对于社会爱心人士来说,是一种道义与慈善;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则是一种任务与职责,或许还是一种政绩?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各地政府都在行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建立当地留守儿童档案,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如农家书屋、乡镇文化活动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读书、文娱联欢、“亲情电话”、“亲情视频”等活动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然而,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毕竟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天两天的嘘寒问暖很容易,一月两月的坚持或许也并不很难,但是一年两年呢?乃至五年十年呢?于是,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新闻中出现的一幕:当热闹逐渐散去,留守儿童再次进入被人遗忘的角落……
  
  关爱留守儿童为什么总是易于陷入由热转冷的模式?究其根源,还是在于绝大多数的人们并没有一颗真正的能持久的大爱之心。而具体到相关政府部门,更多的甚至还是因为一种政绩思维在作怪,关爱留守儿童的所谓机构、方案、档案、活动等主要还是为了迎合上级检查、政绩宣传的需要,当检查、宣传一过,则立即束之高阁,不再将留守儿童的冷暖放在心头。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发展、城乡差别、户籍制度、教育政策、社会福利等复杂原因造成的,所以,作为政府部门,应当主动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然而,要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只见诸于媒体报端,更不能只把其当做一项政绩工程,而应当要切实作为,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时刻把留守儿童的冷暖愁喜放在心头,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文/周卫军

来源:红网

作者:周卫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7/23/341328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