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扬(郑州大学)
近日,“我关闭了朋友圈拒绝焦虑与内耗”的话题登上热搜,再次引发人们对朋友圈的广泛讨论。不少人表示,关闭朋友圈后,他们的焦虑感、内耗情绪有所减轻,生活变得更加专注和自在。但与此同时,也有观点指出,朋友圈本是人们分享生活、保持联系的工具,过度关注焦虑而选择“关闭”,可能只是一种逃避。我们应当探讨,朋友圈引发焦虑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关闭”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
朋友圈作为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要功能,最初是为了让人们分享生活点滴、维系社交关系。然而,随着朋友圈逐渐成为展示“精致生活”的舞台,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朋友圈的信息过载让人应接不暇,海量的信息、新闻、广告和动态不断涌现,使人们陷入无止境的刷屏行为,导致注意力分散和情绪疲惫。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焦虑源于“社交比较”。当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他人的升职加薪、旅行度假、家庭幸福等光鲜亮丽的一面时,不免会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焦虑和不满。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人们在自我评价时,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这种比较更为直观和频繁。朋友圈中的“高光时刻”往往经过精心筛选与修饰,展示的是生活的片面,而非全部现实。但观看者很容易忽略这一点,陷入不必要的心理内耗。
面对朋友圈带来的焦虑,一些人选择“关闭”作为应对手段,试图通过远离信息源来恢复内心的平静。这一做法在短期内确实有效,它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信息干扰,摆脱“无意义的社交比较”,将注意力重新聚焦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律性较差、容易陷入刷屏困境的人来说,关闭朋友圈无疑是一种“断舍离”的解脱方式。
然而,这种做法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关闭朋友圈只是“回避”了焦虑的表象,而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社交比较、焦虑和内耗并不会因为关闭朋友圈而消失,它们只是暂时被隐藏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依然存在,朋友圈之外的信息压力同样无处不在。其次,朋友圈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承担着人们交流情感、分享信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功能。如果一味关闭朋友圈,可能导致与朋友的互动减少,社交圈逐渐疏远,反而带来新的孤独感和疏离感。
与其将朋友圈视为焦虑的根源而彻底关闭,不如反思我们使用朋友圈的方式,重建合理的使用边界。这不仅能保留朋友圈的社交功能,也有助于减轻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
首先,学会理性对待朋友圈中的信息,摒弃“比较心态”。朋友圈中呈现的往往是他人生活的“精华片段”,并非完整的生活图景。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为人知的困难与压力,盲目攀比只会徒增焦虑。学会欣赏他人的美好,同时专注于自己生活的提升,才能实现真正的心理平衡。
其次,合理规划朋友圈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社交媒体成瘾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困扰,而控制使用时长是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设定固定的时间浏览朋友圈,减少无意义的刷屏行为,让社交媒体回归工具本身,而非生活的主导者。
此外,朋友圈的内容发布也值得反思。我们是否总是在刻意营造“完美人设”,希望通过点赞和评论来获得虚拟满足?如果每个人都能回归真实的表达,朋友圈或许就能成为一个更加轻松、温暖的社交空间。
关掉朋友圈还是开启朋友圈,都是个人选择,都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所做出的尝试,都应该理解和尊重。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朋友圈背后引发的个人焦虑与内耗的心理问题。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我们更需要培养理性思维,学会选择性接收信息,拒绝无意义的比较与内耗。
数字时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工具所支配,而非主动掌控工具。学会与朋友圈“和解”,合理规划自己的社交媒体生活,我们才能在信息化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平衡,过上更加自洽、自在的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曹智扬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