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车补“大跳水”,言外之意,就是担心既得利益受损,在公车改革的关键时期,此类声音太过刺耳。“没车就不能办事了吗?”、“谁来给老百姓发补贴”……一时间,负面的回应此起彼伏。很显然,这样的矫情极不可取。
担心车补受损,越发地激起了群众对公车的仇恨情绪,进而激化本就脆弱的干群关系。同时,舆论也很容易被这种仇恨情绪所牵引,引导人们更进一步用情绪掩盖问题,从而陷入“公车必须一律取消”的误区,这很不利于公车改革的顺利推进。
对公车改革,人人都有真知灼见,但窃以为,在谈公车改革之前,必须了解并理解以下共识:一则,机关办事离不开车,所以公车不可能全部取消;二则,机关的大部分人并不外出办事,如果给他们也发补贴,车补无疑成了“变相福利”;三则,车补应按实际工作需要来定,而不是按职务高低来划线;四则,群众对公车意见最大的还是使用的不透明,这是公车改革绕不过的关键问题。
公车改革到底该怎么改?如果认同上述观点,答案已经很明晰了。首先,对各级各机关的车队进行审核,保留一般公务用车,取消超标配车;其次,区别对待,只给工作中确实需要用车的岗位人员发车补,并且实报实销,严格防止新腐败;再次,在车补标准问题上,严格按照实际需要确定车补高低,绝不能搞职务高低排排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多措并举,尽最大力度实现公车使用的透明化,严禁公车私用,严禁豪华公车满天飞。
做到这四点,公车改革的争议自然迎刃而解。公车,将真正成为公务用车,车补,也将真正用于工作需要。换句话说,公车改革根本无须搞多种方案,也无须反复试点,关键还是要敢于冲破层层阻力,立足工作实际,落实社会共识。
文/北楚
来源:红网
作者:北楚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