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中纪委公开发布征集令,请广大网友共同监督党政机关、国企系统培训中心的奢靡享乐问题,并在上月末摘发了部分网友留言,阐明了严打培训机构奢靡腐败的决心。《南方都市报》7月9日报道,海关总署深圳盐田培训基地悄然拆掉了贴在墙上的烫金大字。此前,人民网、新华社分别披露了深圳盐田多家培训基地、海关总署天津武清培训基地的诸多乱象。
这种形势背景下,黑吉辽三省一些党政机关和国企设立在风景名胜区的培训中心,还在大盖楼台会所,继续对外兜售超高配置的住宿游乐业务,不加掩饰的以“可以多开发票”为卖点来招徕生意,有点让人惊愕。是这些培训中心及其所属的党政机关和国企不晓得反腐浪潮的风声,无知无畏?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纪检机关查不到、媒体暗访不到自己那儿来?
笔者更倾向认为,培训中心眼下仍顶风积极招徕生意,是因为十八大后掀起的持续反腐、纪律整肃,迫使许多党政机关和国企减少了会议、活动开支,培训中心获得的拨款和业务收入减少,这些以往不大搭理社会业务的培训中心被迫改弦易辙。尽管这些培训中心占据了风景名胜区的大好地段,入住其中可以一览绝佳景色,但创办之初却没有考虑市场需求,而是主要依据“领导需要”来设计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价格。这就使得培训中心面向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偏弱。
“多开发票”及将娱乐等不计入报销范畴的项目改开为住宿费项目,相信是这些培训中心的一贯操作。也唯有如此,培训中心远超市场合理标准的房价、餐饮费用,才可能招徕到党政机关、国企的来客。但这样的操作,对于经费管理和成本核算更为严格的非国企企业单位,就不具有太大意义。培训中心的服务价格也很难真正降低到可以招徕旅行团的层次。总而言之,因为先天缺陷,培训中心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即便是其放下身段,甚至祭出涉嫌违法违规的操作手段,也无济于事。
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并于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部署了党政机关培训机构改革。但在目前,党政机关和相关的国企系统开展的这方面自查自纠,还存在巨大缺漏——尽管许多单位减少了到本单位或本系统下属的培训中心举办会议、培训、疗养、旅行的活动频率,降低了相关支出,但培训中心的奢华浪费依旧存在,发票管理等方面的违法违规操作依旧存在,甚至还有吉林省财政厅培训基地这样的典型,以“找死的节奏”迄今仍在加码建设楼台会所。某些部委在下属的一家教育培训基地被曝光后,仅仅安排其他教育培训基地摘掉招牌,然后继续运行,舞照跳,海鲜野味照上,可以说没有半点整改规范的诚意。
因此,党政机关培训机构改革、对党政机关和国企系统培训中心的奢靡享乐问题的查处,当下要尽快将重心转向全面深入的调查纠偏,应通过严厉查处一批违法违规典型,并具体问责相关的党政机关和国企负责人,来为后续规范化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创造条件。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