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下棋找低手,弄斧远班门?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云勇 编辑:刘艳秋 2014-08-04 00:04:07
时刻新闻
—分享—
  早些时候,有人提议红网增设《红辣椒评论》(以下简称红辣椒)新人奖。今年这股风潮又来了,而且多了不少支持者,包括大学教授。某网在评论佳作奖和入围奖之外,今年首次评出数位优秀高校大学生评论员,更是让很多同志觉得红辣椒评论设立新人奖大有必要。
  
  “新人奖”真的有必要吗?先得厘清一些问题。
  
  何为“新人”?魏剑美老师对此表示了担忧:有的作者可能是写作老手,但是结识红辣椒可能不长,初来红辣椒投稿,你能说他(她)是新人吗?魏老师之论妙极,比如林永芳老师,在杂文界早就声名远播,初来红网就获得佳作奖,难道你要授予她新人奖吗?授予她新人奖合适吗?她自己乐意吗?
  
  “新人”标准怎么定?以年龄论?10岁,18岁,还是22岁?因为接触一些退休事宜,年龄这个东西,可说是中国最有大学问的东西,大家有兴趣,可以随意从足协、篮协、体操协会等搜出一大堆让世人似懂非懂的年龄资料。红辣椒不是公安部门,无法随意索取他人身份信息。就算像某些报纸一样索取,作者也乐意支持,红网凭啥判定别人的真实年龄?碰上一帮学习某个体育协会习惯于以大欺小的打法,先不要说文章好坏,单是年龄,红网就会碰个头破血流,还怎么评“新人”奖?
  
  “新人”以“年龄”论,未必让人服气,那能否以写作时间论呢?倘若一个70岁的老人说自己以前从没有写作过,只是看了红辣椒的某篇评论极为不服气,写文投来,老人结合自己丰富的经历,论述清楚,反驳有力,被红网刊用。倘若老人参与评选,作为无论是在写作界还是时评界,都是新出现的面孔,难道老人不可以当评论“新人”吗?还有,那些多年来难于获奖,却经常在红网发表文章的可以参与“新人奖”吗?如此如何让人服气?
  
  “年龄论”、“写作时间论”,或许都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操作“新人奖”。这里面完全有可能彻底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谋利的工具。为啥这样说,我举实例说吧,比如某县组织青年摄影大赛,要求参赛者45岁以下,某人获奖,有人质疑:他只45岁吗?评委答复:我只看作品,其他我不管。好歹,获奖者凭作品说话,局外人就算有理,也无可奈何。
  
  这还是小事,更大的问题是,可能出现一个这样的群体现象:张冠李戴去混奖。某人觉得自己写作水平在成年人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眼红红辣椒的评奖,咋办?忽闻设立“新人奖”,不由大喜:天助我也!立即写好文字,以儿子(或女儿)名字投稿,后面注明某某(15岁),这个“新人奖”岂不手到擒来?大家看看报纸经常有文章注明作者某某(8岁),某某(70岁),想一想其中奥妙吧。如果还想不通,可以去仔细回顾“方韩之争”的大剧,必有收益。
  
  这还是小事,中国人委实太聪明了。比如,某人获红辣椒佳作奖易如反掌,两篇文章常常都可进入复赛,钱多不扎手啊,既然设立“新人奖”,好说,今年安排自己和老婆获奖,明年安排自己和儿子获奖,后年安排自己和外甥获奖,再后年安排自己和妹妹获奖,同事也可以列为候补对象,这是不是会让红网很难堪?估计大家会骂我小人心肠,现实就这样残酷,很多同志常常以老婆、笔名等名字同时投稿,一个报纸有时可以看到他多次露面,某些比赛规定只能一次获奖机会,结果一些同志逃避规则,以老婆等名义多次获奖。
  
  行文至此,很多的年轻人,新面孔都会骂我龌龊,只看到丑陋的一面,好吧,我来看看美好的一面。
  
  某世界知名摄影大师少时参加某少年组摄影比赛,评委根本不相信出自一个少年之手,以致他榜上无名,少年根本不受此次打击影响,最终成了享誉世界的摄影大师(有摄影兴趣的可以查找,我记不住名字,只记要点,请见谅!)
  
  某少年参加一个业余围棋比赛,获得冠军,获得奖励1万元,后来得知自己年龄不符合参赛要求,年纪小了,以小打大,主动向组委会说明,退还了1万元(有围棋兴趣的可以查找近年的TOM围棋新闻)
  
  两个少年奢望了新人奖吗?奢望了照顾吗?都没有!
  
  如果仅仅站在“新人奖”角度看问题,是片面的、幼稚的,我们应站在一个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新人”。
  
  评论“老人”怎么看“新人”?红网近年来给予了“新人”太多的照顾,有时让“老人”都看不下去了,童大焕老师今年对某组的失望不提,某“老人”说,有些文章看上去就像初中生写的(这和于立生的时评水平“初中论”有别,我理解为指的是根本没有阅历,瞎说一通)。有些“新人”嫉妒“老人”经常获奖,不加调查就说,某某一年就写一两篇来获奖。这话很幼稚,你怎么知道人家只投一两篇,你调查过吗?你知道你享受的超惠待遇会害了你吗?你一年发表那么多,却拿不出一两篇好文章来打倒“老人”,怨谁?看看远去的徐迅雷、陈杰人、晏扬等“老人”,人家不陪你玩了,倘若你天天跟低手过招,你怎么进步?“山中无老虎”,你就能称王?这样的称王有什么意思?
  
  评论“读者”怎么看“新人”?评论“新人”们词语华丽,常常喜欢引用名人名言,比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多难兴邦”,等等。这些大话能让人相信吗?当好普通一兵容易吗?当好普通一兵就不是好士兵?那让元帅一人打仗好了。错误的调查比比皆是,错误的调查有多大的发言权,错误的调查为什么常常拥有巨大的发言权?要以别人的死亡来兴邦,置死者于何地?难道“以人为本”只是空谈吗?读者也许不会写,但是文章好坏还是可以鉴别的。没有阅历,没有多方面的辩证想法,就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读者们往往会觉得评论“新人”们不食人间烟火,不值得过多关注。倘若如此,红网还怎么发展呢?红网发展不了,你怎么靠红网扬名立万?
  
  很多人说要照顾新人,现实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今年六一前夕,某报奖励201名“优秀小记者”和20个“优秀小记者站”,细看名单,集中在市区少数学校,少数学生,这些学生可以凭此进入教育资源好的初中就读。某大学生经常在某报隔不久刊发摄影作品,作品得不到几个好评,背景“你懂的”,他不是在意这个“新人奖”,在意的是可以借此谋取大学的其他荣誉,以及将来好找工作,让其他同学望尘莫及。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相信“光脚不怕穿鞋的”,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我怎么可能喜欢“下棋找低手,弄斧远班门”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类新人?
  
  文/李云勇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云勇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8/04/342514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