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缺钱但缺官”折射中国官场病态

来源:红网 作者:王欢 编辑:夏熊飞 实习生 肖博峰 2014-08-21 00:03:44
时刻新闻
—分享—
  两年多来,24岁的冯可因为公务员考试和父母斗智斗勇。为了不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她一边假装努力复习,一边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冯可的父亲经商,说起为什么坚持让女儿考公务员,冯先生直言家里不缺钱,但是缺个当官的,“我们屋头做啥子的都有,就是没得当官的,说出去是政府的人,都要有面子些!”(8月20日《重庆晨报》)
  
  今年各地的公务员考试陆续落下帷幕,虽然数据显示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公考的热度仍不减当年。对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人们也早已见怪不怪。不过出于何种目的报考公务员,可就是见仁见智,公考大军里不乏树立崇高理想要为人民服务的,但也不排除目的不单纯为灰色收入而来的;有图稳定为安逸好嫁人的;也有不少是父母之命不能违抗的。冯可就是这最后一种的典型代表。
  
  其实冯可的父母是众多中国家长的缩影,他们习惯为子女“考虑周全”,可这真是为孩子好吗?又或者真是为了面子好看?在众多父母的安排下,连富二代都组团考公务员,这种“不缺钱但缺官”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折射出中国官场的病态,所以我们急需厘清一些概念。
  
  公务员不等于安逸和稳定。我们都知道公务员并不是能挣大钱的职业,很多不缺钱的家庭热衷于让孩子报考公务员图的就是个安逸、稳定。可公务员这一职业早已今非昔比,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才是其真实面目,很多年轻公务员都抱怨工作的不如意和升职的艰辛,也有相当一部分逃离围城另谋高就。为什么“中国式家长”非要自动屏蔽这些信息,让孩子一条道走到黑?认识不到陈旧的思想观念早已不能适应公务员“5+2”、“白+黑”的工作模式?
  
  公务员不代表着有面子。据以往的调查显示,报考公务员的人多来自普通工薪家庭,近年来不少富二代也加入到公考大军中,询问原因不少家长会说“家里不缺钱就缺个当官的,说出去在政府工作有面子”。在他们眼里单单“公务员”三个字就能让自己脸上有光,殊不知进入公务员队伍就要以人民公仆的身份为人民服务,面子是要靠兢兢业业的工作换来的,是要老百姓的口碑来衡量定义的。
  
  公务员不意味着当官发财。在众多“中国式家长”的眼里,考上公务员就是去当官老爷,在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上都要超于常人,甚至可以凭借公权力为自家行不少方便。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就是本本分分地为民办实事,为官一任更要造福一方百姓。既然不缺钱就别想着用行走官场来谋利益,选择公务员就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
  
  无论是为了安逸还是图有面子,这都不是正确的价值观,“不缺钱但缺官”这样官场病态亟需被纠正,因为公务员队伍需要有理想、有志气、有决心的年轻人,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文/王欢

来源:红网

作者:王欢

编辑:夏熊飞 实习生 肖博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8/21/344410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