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误导》一书共四篇:在谎言中探寻真相、被经济学改变的国家与世界、经济学中的“众生相”、“媒体经济学家”及其误导。该书积作者多年思考研究之结晶,从解读亚当·斯密、凯恩斯主义、新制度学派、货币学派以及奥地利学派等的经济学思想入手,立足经济学学脉的角度,对关系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一次清晰的梳理。其写作目的,是要颠覆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经济学“常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让读者了解真正的经济学常识、经济学思想。
你的经济学思想被“误导”了吗?作者认为,我们头脑中所谓的经济学常识是被一些主流经济学家误读误解了的错误认识!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鼻祖吗?作者以亚当·斯密的生卒年代和《国富论》的写作时间,认为亚当·斯密没有见过资本主义。尽管《国富论》一书充满真知灼见,影响巨大,但也只是“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思想基本上就是建立在哈耶克、弗里德曼和罗斯巴德的几本“畅销书”之上,即《通往奴役之路》、《自由选择》、《美国大萧条》。而这几本书根本不能代表主流经济学思想,甚至算不上经济学学术著作。
目前社会上被普遍接受并且最为流行的“自由放任”、“看不见的手”、“守夜人政府”、“自然秩序”等经济学概念,与创造它们的大师们的本意完全不符,没有一个是被人们正确理解的。比如,法国重农学派提出的“自由放任”思想,本意是“局部放任”,却被误解成“全部放任”,完全背离了提出者的意思。又如,“守夜人政府”,这一概念根本不是来自经济学文献,也不是经济学家的发明,认为它典出亚当·斯密毫无历史依据。
“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对市场干预越少越好”?亚当·斯密说过这样的话吗?没有。实际上,亚当·斯密一直在为政府争取更多的职能,其思想更接近于现在的“大政府主义”!政府提供服务的多少,是衡量一国文明程度的标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政府越来越大,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大政府”并非自由的损害者,它其实是自由的保护者,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自由。
作者在反思中国主流经济学常识错误的同时,指出:西方国家打败腐败靠的不是自由民主,而是福利国家制度、福利社会建设;真正的企业家不相信自由放任,政府干预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中国经济治理的逻辑并非凯恩斯主义,而是“实事求是”等。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推进福利社会建设扫清道路,为政府经济服务提供科学正确的理论支持。
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的思想,不论对与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那些实干家们自以为不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可是他们无意中已经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社会的变革往往是从思想界的变革开始的。经济学家的力量之大远超我们的想象,一个国家往往被几个经济学家的思想所左右。
客观地说,理论上、学术上的许多东西,难免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我们不能认为本书作者的观点一定正确科学,但我们确实需要反思需要批评。时逢全面深化改革年代,我们迫切需要反思需要批判精神,没有反思没有批判,就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革新理论的进步,僵化的体制机制和落后的观念理念就无法破除,我们的改革就难以全面深入全面推进,甚至寸步难行。
不管作者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能够对主流经济学思想提出质疑、反思、批判,本身就非常难得,非常可贵,至少说明他是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学家,是一个有情怀的经济学家。愿《反误导》一书对我国全面推进和深化当前的经济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文/刘运喜
来源:红网
作者:刘运喜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