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仔细审视该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这位职工曝光本单位“送礼清单”,乃是因其与单位领导发生了矛盾,实属无奈之下的报复之举。对于这件事,原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过年过节了,单位利用公款向对口的机关及工作人员送点节日礼品,虽然是礼尚往来的“潜规则”,抛开当事人的私心不谈,也是违规之举,根据党纪国法,该查则查、该办则办。然而,这则新闻意外地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该职工曝光“送礼清单”之后,该单位同事骂其为“叛徒”。
“叛徒”之骂,想必是所有遭遇了此类事件之单位中职工的共同心声。乍一看,这一骂名也颇有一定的“道理”,作为单位的一员、利益共同体的一份子,却向社会曝光了单位中不能为外人道的潜规则,既损害了单位的声誉,又伤害了共同体的利益,是不折不扣的利益共同体的“叛徒”。所以,就此意义来看,该职工乃是背叛了业内“潜规则”,背叛了利益共同体的内部秩序。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我们则不禁要问,对于国家法律与制度,对于正常的经济秩序,腐败的“潜规则”难道不是一种背叛?而对于国家及人民的利益,“潜规则”支配下的小利益共同体何尝不是一种背叛者?无视、违背法律秩序,以“潜规则”维持的小利益共同体,相比曝光“送礼清单”的人,哪个才是真正的“背叛者”?
答案当然已很明确。曝光者或许是小利益共同体的“叛徒”,但“潜规则”、小利益共同体则是法律、秩序与国家利益的叛徒,他们侵蚀着经济秩序的合理运行,消解着法律的约束力、蚕食着国家利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背叛者。但是,若更进一步来看,在这一事件中,小利益共同体实际上仍然不是最大意义上的“叛徒”,最大的意义上的、真正的“叛徒”乃是收受贿赂者、以权谋私者,乃是变质的权力。
不难推测,当事单位为什么要送礼,“潜规则”为什么大行其道,原因无非是希望相关机关单位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行个方便、多开个后门,以后工程好做一点、项目顺利一点。而换个角度来看,原因则是某些机关办事人员通过其手中的权力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提出了要求,虽然方式无非是对送过礼品者热情一点,对没有送过礼品者则刁难一点,但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虽然所谋或许并不大,也许只是一张购物卡,甚至一个果篮、一个摆件。
可以看出,在这一“潜规则”的秩序链上,处于末端的变质的权力才是相对于国家、人民来说真正的、最大意义上的“叛徒”。它不但背叛了党纪国法、正常的经济秩序,也背叛了权力运行的目的与宗旨;而且作为这一链条上最顶端的存在,它就像一个指挥棒,指挥着其下游者的行动,塑造着各个环节的秩序,一切由其发端,一切又由其终结;它是“潜规则”主要制造者,也是主要的受益者。
是以我们绝不能被当事职工“叛徒”之骂名所误导,被这一词语掩盖与遮蔽的,乃是“潜规则”、小利益共同体、变质的权力以及由他们结成的利益集团,这些在我们社会以及我们的经济秩序中广泛存在的“背叛者”,而法律与制度的责任,就是清理这些“背叛者”。
文/岳乾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夏熊飞 实习生 肖博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