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该如何应对第三波对外移民潮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2014-09-23 00:19:16
时刻新闻
—分享—

  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以930万的移民数量,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移民输出国。而在今年,移民热还在延续。美国2014年EB-5投资移民计划的1万个名额中,中国人占了85%,而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中国人也成为近年来的新移民主体。最近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则称,中国已成为多国主要移民来源国,目前迎来了第三波对外移民潮。(9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国内持续的移民热,并不令人奇怪。转型期的中国,产业转型调整仍在继续,环境治理面临严峻压力,法治建设、食品安全、社保制度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竞争压力大,社会秩序重构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这些因素都使得许多具备移民条件的人很快作出了选择。
  
  按照媒体的说法,我国目前已经迎来了第三波对外移民潮。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上有着迁出移民传统的国家,一定数量的迁出移民本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持续存在迁出移民远远多于迁入移民的现象,某种意义上讲,就反映了具备移民条件的人“以脚投票”的结果,至少有这样一批人对迁出地居住、商业、社会和法制环境感到不满意,对转型发展前景没有信心。而选择迁出的移民中,又有相当部分是企业家阶层的投资移民,以及高学历技术移民,更可谓迁出地重大的资本损失(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因此,对外移民潮的再度到来,我国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致力于切实改善国内的各方面环境,遏制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增长态势,并吸引移民对象回流。
  
  《中国青年报》9月22日的另一篇报道披露,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的部分来自中国的新移民,特别是投资移民中,有一个庞大而隐秘的前官员及其家属的群体。这些人在海外坐拥丰厚身家,过着低调却富足甚至奢靡的生活。据悉,生活在加拿大等国的这些中国前官员移民,大多是从2004-2005年开始分批对外移民的,先是将官员的妻子儿女转移出去,然后再将官员本人,通常情况下以假的身份迁出。
  
  2012年下半年以来掀起的反腐浪潮,以及各级各地各部门开展的裸官清查,对现有官员特别是裸官形成了强烈震慑。但必须警惕的是,在对外移民人数较快增加的当下,一些腐败官员通过假身份混入其中,更必须谨防通过假离婚、子女留学等方式隐匿家庭成员真实居住情况的裸官,以“末日思维”疯狂敛财再择机外逃。笔者建议,中央纪检监察机关应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公安部门,以强制性方式录入各级各类机关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职员的瞳孔和指纹数据,在各类陆空海口岸建立筛查环节,严禁现职官员及辞职后未经廉政审计和财产审核的前官员以各种理由私自离境,并逐一比对公安机关出入境护照管理系统的数据,揪出腐败官员的假身份。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称,我国大部分投资移民并不会立刻移出,在获得关键的移民身份后,商业和发展还在国内,至少5年之内,他们不会离开中国。部分投资移民深知无法融入移民目的地社会和经济环境,看好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各级各地都出台了对外资、外商的激励政策,一些政策甚至表现出过强的超国民待遇色彩——具备外资身份的企业,往往也能避免所在地政府机关的过度骚扰,相比之下,纯粹的民营企业的境况就要糟糕很多。荒唐却客观存在的逻辑就是,在一些地方,企业家只有“变成”了外国人,才能有所发展。
  
  同样,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企业家的子女无法以中国国籍、外地户口进入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名校就读,只要办理了投资移民手续,摇身一变为外国人,却可以堂而皇之,也不缴纳任何额外费用优先选读上述名校。因此,要想遏制迁出移民增长态势,各级各地都必须致力于改善国内发展环境,优化政府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平等,政府所供给的公共产品应首先面向本国居民,鼓励外国来华居民通过市场方式购买医疗、教育等服务。
  
  文/郑渝川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9/23/347403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