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记得,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回忆起自己当知青的时候,可以走30里地,去向另一个知青借一本《浮士德》,看完之后,再走30里地送回去。(10月18日解放牛网)
座谈会上,说起世界名著,习总书记报出很多外国文学名著: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也是总书记喜欢阅读的,尤其是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让总书记感到“有一种振动人心的力量”。
无论是知青时代,还是如今身居党和国家领导人高位,习总书记如此酷爱阅读,令人钦佩。今年2月,习总书记在会带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个人有哪些爱好”提问时回答:“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他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总书记的此番回答让人警醒,令人深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如今有多少人能安下心来读几本书?又有多少书就在我们手边,却被尘封?据报道,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而韩国是人均11本,法国是20本,日本是40本,以色列人更是高达64本。
国人没时间读书,大家几乎都在喊很累、都在抱怨“好忙”。精力、时间、金钱似乎永远都不够花。官员喊忙,老百姓也喊累;大人喊忙,小孩也喊累。那么,大家都在忙什么?为什么所累呢?
上网无疑占据了人们大块时间。有数据表明,人们平均每6分半钟就会看一眼手机,除去睡觉的时间,每人每天差不多要看150次手机。有一个极端事例最能说明问题:去年7月的某天早上,很多人打开微信,却看不到朋友圈有任何更新。这次由光缆故障引发的腾讯微信障碍,导致很多人和小伙伴失去了联系。某高校大学生说:没了微信,顿时感到了“空虚寂寞冷,一早上都魂不守舍的。”还有网友说:没了微信,突然觉得生活的乐趣都木有了。有网友评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再来看看某些官员在忙什么:遇到开会就请假,遇到学习就没空。他们忙的是迎来送往,忙的是请客送礼,忙的是拉关系、和大款勾肩搭背,忙的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甚至索贿受贿。
习总书记日理万机,比总书记还忙的有几人?其实,多数人的所谓“忙”都不过是一种借口,难登大雅之堂。浮躁才是真实的心态。
正真的快乐有赖于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从国家层面,固然要加强精神产品的生产,加强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健全带薪休假等一系列制度,让老百姓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充电、休闲。不过,从个人层面,充电意识有待加强。在我看来,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几本有意义的书,就是不错的选择。
文/张卫斌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张卫斌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