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何不先去卖白菜豆腐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刘艳秋 2014-11-21 00:09:57
时刻新闻
—分享—

  “衙门作家吃低保,自由撰稿难温饱。”在作家群体里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一部分作家群体的生存现状。在江苏、陕西等作家群体较为集中的地区,因为稿酬标准和稿酬个税起征点双低,在坚持纯文学创作的作家群体中,不少完全靠写作为生的人甚至还挣扎在贫困线上。有的作家感叹:“作品不如白菜豆腐值钱”。(11月20日《经济参考报》)
  
  对于我们大多数中青年作者来说,通过作品发表得到的稿酬非常微薄。因此,选择以写作为生是很不容易的。事实上,从建国初期,完全靠稿费生活的作家,全国也只有巴金一个人,所有的作家都是在拿着工资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没有工资,靠写稿生存简直是不可能的。鲁迅当年靠稿费收入可以在北京买一个宅院,现在的作家谁敢说凭着稿费买一套房子,除非你像莫言那样拿了诺奖。所以,我们得老老实实承认,在当下,靠写稿过活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写稿不养人,写诗尤其难以生存,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文学刊物稿酬在很长一个时期维持在较低水平。江苏作家周伟以自己的小说《大马一丈高》为例计算了小说创作的回报,这篇4万字的小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以千字百元的标准领到了税后稿酬3700元,后来获得紫金山文学奖得到奖金1万元,接着又被多家刊物转载,每次获得报酬约1500元。作家说,创作这样一篇能够获得省级奖项的作品,得到的税后稿费及奖金共计不到3万元,而其中花费的时间需要一年以上。也就是说,作家一年的收入是3万元。平均每月不足3000元的进账,自然是处在贫困线了。
  
  二是一个作家的创作速度是有限的,而且每一次的作品不一定能换来银子,这对于以写作为生的职业作家而言,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这值得仅靠稿酬养家糊口的作家警惕。
  
  因为稿酬低、出版资源有限,作家之间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除了少数知名作家和网络作家,大多数普通作家仅靠纯文学创作难以维持生计。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这一事实。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市场说了算。虽然国家有稿酬标准,但是落实起来还有很多麻烦。比如,稿费不是财政拨款,而是杂志刊物自己发的,发多少稿费,受制于经营状况。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不应该有靠稿费养家糊口的思想,比较好的做法是先找一个固定的或者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一定的收入以后再去写作。在这里,写作不是维持生计,只是一种个人爱好、一种生活的积淀、一种家庭收入的补充。看看现实,即便是莫言这样的作家,也是先有一份工作,然后才去写作的。那种认为单纯靠提高稿酬水平来养活作家的呼吁,是不切实际的。
  
  简单提高稿费标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家的尴尬处境。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清楚,既然抱怨作品不如白菜豆腐值钱,那我们不如就先去卖着白菜豆腐,或者边卖白菜豆腐边写作,这不失为一种文人的自救。
  
  文/孙建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1/21/352769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