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近日,西安某高校采取措施禁止学生过平安夜及圣诞节,甚至有老师把守在教室门口,处分过圣诞节的学生。在当日,该校校园内打出标语,内容为“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等。(12月25日新华网)
虽然笔者对于传统民俗逐渐式微、传统节日渐被淡化之现象深感痛心,也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使已被社会遗忘的一些传统民俗逐渐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对于该高校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处分过圣诞节的学生等行为,也实在不能苟同。在笔者看来,禁止学生过圣诞节实在太荒唐。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日益加剧、文明扁平化日益明显的时代,传统文化需不需要振兴,传统民俗需不需要弘扬?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笔者认为,还是需要弘扬的。理由首先在于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其次在于唯有全球范围内文化的多元性方能建构出更丰富、更有活力、更有竞争性的多元文明体系,文明是在竞争中进步,是在多样性中繁荣,唯有多样化才能构成有机体,多样化则生,全体一致则死;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民俗、传统是一个共同体赖以维系的纽带,也是社会团结的精神之源,拥有共同的民俗、传统的人共享精神与灵魂,可以说,民俗与传统建构了文化与民族共同体,也唯有共享民俗与传统,方能建立起对于共同体社会的责任,激荡出对于他人的义务与爱心,在这个意义上,习俗甚至是社会及制度的精神及组织基础。
然而,在传统文化、传统民俗逐渐式微的今天,传统民俗该如何弘扬、推广,却是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上文说过,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之一就在于维系文化之间的竞争性,在于不同文化相互借鉴、融合以激荡出更优质的文明成果,那么,就不能限制乃至剥夺文化竞争性的需求,否则,多样性文化的存在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而文化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成果,以供民众选择。所以说,禁止学生过圣诞节、平安夜,乃至打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反对媚俗西方洋节”等口号,意在禁止文化的竞争,意在以强制的手段使学生接受一种文化,就显得很有问题。
再者,文化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众所周知,正是广泛吸收了异质文化,尤其是借鉴了所谓的西方文化,方始形成了中国当前文化多样、社会繁荣的局面,方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制度及社会。事实上,我们当前所认定的每一项民族文化、传统习俗,里面都夹杂着外来文化的因子,都是文化融合与交流碰撞的产物,这也恰好证明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交流与竞争,方才催生出繁荣的文化形态。而利用强制手段排除所谓的外来文化、抵制文化的竞争,这既是对历史的背叛,也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再进一步,就该新闻而言,该校这种反人道、反文化的行为有没有法律依据,有没有合法的权力来源?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假如该校学生中有信仰基督教者,那么该校的行为就演变成为剥夺学生宗教信仰自由、伤害学生宗教情感的行为。
所以,就文化与社会而言,刻意弘扬一种主流文化,倡导一种主流生活习惯,这都可以接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的选择权仍然在个人手中。但政府也好,学校也好,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强制措施取消每个人个人选择的权利,即使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也不行,说到底,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信奉什么样的生活理念,乃是主要关乎个人的自由选择。
文/岳乾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