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假银行吸储2亿元,谁让百姓“雾里看花”?

来源:红网 作者:崔恒清 编辑:刘艳秋 2015-01-24 00:06:19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个没有任何金融资质的“合作社”,将内部刻意装潢得和国有银行一模一样,并以高额的贴息款诱惑市民来存款,短短一年多就有近200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近2亿元。南京警方21日向记者披露这一案情,并希望一些尚不知情的受害人尽快与浦口警方联系。(1月23日《人民日报》)
  
  对于赝品、冒牌货,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可谓司空见惯;若要说假银行,而且置身都市,一时恐还令人难以置信。但日前在南京的一家假银行被撕开神秘面纱:一个没有任何金融资质的“合作社”,一年竟然非法吸储2亿元。这就让人有些纳闷,假银行究竟用了什么障眼法,竟堂而皇之开张营业达一年之久?相关部门莫非都在打瞌睡?
  
  有人也许会将储户的上当受骗归结为“贪心”或“利令智昏”,但恕笔者不能苟同。趋利性是百姓做事的一个基本准则,同样对待手中的钱也不例外,他们也想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即以钱生钱。这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政府与社会要给其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民间借贷融资无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时也鞭长莫及,“投资须谨慎”,相关风险自然必须由个人承担。
  
  但在大街上公然开办假银行,性质就截然不同,那政府及相关部门就难免有失职之嫌,自然也就难脱干系。因为开银行不同于开商店,不是兜里有几个钱就可以开的,更不是任何人想开就能开的,必须有相关部门的认证与许可,而且还相当严苛。其实,这也是公众财产安全的根本保证,否则安全就无从谈起。
  
  既然没有金融资质,那在闹市开张一年多,为何就一直没有被发现,也没有人对此产生过怀疑?这说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尸位素餐,别人已在自己的卧榻之旁酣睡,而且是鼾声雷动,但却浑然不知。都说“守土有责”,看好自己的地盘,避免假银行忽悠百姓,这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相关部门的神圣使命,责无旁贷,这不容怀疑与辩驳。相关人员要炼就火眼金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最根本的是不要总窝在办公室中闭门造车、守株待兔,而要主动多下去走走看看,多接点地气,那假银行就难以披着羊皮“着陆”,更不会落地生根。有了监管的慧眼,那假银行的把戏就会很快露陷,就会很容易露出马脚,这样的闹剧就不会演为“连续剧”,狐狸的尾巴也就会暴露在公众面前。
  
  假银行没有卷款潜逃是万幸,但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不将之当作一码事。其实,除了假银行的宗旨可能仅是融资而不是诈骗之外,还有两种不可忽视的情形与可能:一是2亿还远远没有满足其胃口,继续“假冒”下去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二是其没有想到会这么早被识破,还没有来得及转移资金溜之乎大吉。这也反映了假银行对法制的蔑视,以及对相关监管部门权威的挑战;这既是一个反面教材,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只要相关监管部门有高度的责任心,扎紧扎牢制度的篱笆,不留缝隙与漏洞,那假银行就难以乘虚而入、招摇撞骗,即便有时想蠢蠢欲动也难以兴风作浪,而是乖乖束手就擒。
  
  当然,作为储户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不要总是眼盯住利益,也不要总想天上掉馅饼。高回报必有高风险,甚或还会有大阴谋,到时恐非但吃不到馅儿饼,而且还会掉入陷阱,“赔了夫人又折兵”,悔之晚矣。假银行在南京粉墨登场,从室内装潢、设置及服务,搞得像真的似的,尽管有一定欺骗性,但也并非完全天衣无缝。如在外观设计及名称上,若细细推敲还是能发现一些问题与破绽的;还有除了正常利率外,每周还贴息2%,这是违背相关金融政策的;再则,储户将钱存入这家假银行都是通过“中间人”介绍的,这也非一般银行正常的做法。可见,若当时人们多一点思考与疑问,也就不会被这“每周还贴息2%”拖下水。
  
  假银行能在南京街头亮相,未必不能在其他地方落户,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警觉。老百姓的财产安全是和谐、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相关部门要为民众守好这扇大门,“该出手时就出手”,对一切不规范的金融行为实行“零容忍”,做到探头就打,剥开其“画皮”,使其难有立足之地。唯有如此,像假银行这样的咄咄怪事才不会时不时来袭,百姓也才不会“雾里看花”,把钱放到不该放的地方,血本无归。
  
  文/崔恒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崔恒清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1/24/358550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