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疯抢公车是典型的媚官主义

来源:红网 作者:吴敏 编辑:夏熊飞 2015-01-28 00:05:20
时刻新闻
—分享—

  1月26日,98辆国家和中央机关公车在北京新发地汽车市场起槌拍卖。这是中央机关公车第二场拍卖,共成交786.6万元,高出总起拍价格344万,溢价率高达78%。前一日,第一场拍卖的71.17%平均溢价率已让不少竞拍者大跌眼镜。有现场拍卖者告诉本报记者:“都是领导坐过的车,以后商务应酬还是很有面子。”(1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原本网友担心的是,公车拍卖走个形式,公车最后以内部指标拍卖贱卖,沦为特权和内幕交易的旧常态,上演一出“公车拍出白菜价”。不料结果却出现“花43万拍得9辆车的神秘男子”,以高于市场“二手车”的“天价”成功竞拍,火爆场面超乎想象。当我们直喊竞拍价格太贵时,他们窃喜,原来他们买的不是车,是领导的“宝座”。媚官之态、恋权之术皆让人感到大跌眼镜。
  
  沾一沾官气,开出去洋气,掩盖不了内心的媚俗之气,颇有暴发户的架势。“曾经是某领导宝座”,开起来便神清气爽?坐起来就飞黄腾达?竞拍者看似为了在面子收获,却失去了为人最起码的里子。
  
  权贵习气,自古有之。法治社会,要警惕以权贵习气为首的官场巫术与权力迷信,这种迷信一旦产生,就可以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助长邪恶之风,滋生脏污之所。
  
  其实,如此“媚官”可算得上“有眼光”,却也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原因有三:一是万一做过这辆宝座的领导被查呢?那这车就没有炫耀的价值,增值更是万万不可能。二是殊不知领导的宝座光辉熠熠是领导司机精心呵护的结果,被拍卖后的拥有者能否有如此待遇难说,还能天天喝最好的油,做最好的保养吗?三是人走茶凉,领导的宝座已经没有官僚的气息、没有贪腐的酸味,更不会在车窗上贴“XX通行证”,完全没有领导“宝座”的“范儿”。
  
  此外,公车拍卖高溢价背后,是否还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是单纯的“二手车”交易,符合市场的等价原则,价格上扬应该在属于价格规律范围内波动,但是公车拍卖的价格一反常态,其中猫腻有多少?除了单纯的炫耀“宝座”以及收藏外,是否该谨防“有识之士”转手再借给领导,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车,领导没了专车,别人自会送上他专用的“私车”,衍生变相腐败岂不违背公车改革的初衷?
  
  文/吴敏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吴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1/28/358865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