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香港演员彭丹第三年出席甘肃政协会议,她称今年的提案涉及“反腐”:文艺界某些区域存在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腐败现象,潜规则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文艺界的反腐已经开始了。(1月28日中国新闻网)
文艺界的“潜规则”早已不是秘密,因为不公开不透明,使得很多身在其中者总是心照不宣地维护,低调到默默恪守,从不愿越雷池半步。这就注定了“潜规则”更具“杀伤力”。彭委员作为圈内人,敢在两会上捅这个马蜂窝,其“破潜”勇气值得点赞。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反腐高压态势下,文艺界存在着腐败盲区,亟需破除。
在本质上,文艺界的腐败和其他行业的腐败并无二致,无论是权钱交易,还是权色交易,根源都是利益驱动、利欲熏心。在最为常见的权色交易中,男女主角所扮演的,一个就是嫖客身份,而求上位的另一半,再漂亮的外表都难掩“烟灰缸”的本质。一出出激情的床笫剧,让节操零落一地,也抛却了人类最起码的道德耻感。
文艺界作为向公众播撒精神和道德成长元素的神圣之地,一旦这个圈子烂了,损伤的绝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健康,对民族血脉的污染更大。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精神领域和道德领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个别领域甚至呈现荒漠化态势。曾经那样单纯干净的社会生态,已经被糟蹋得不忍卒视。社会上出现的诸如“求包养、认干爹”“卖淫还贷”等种种以丑为美的扭曲价值观,并且这个“市场”还在滋生壮大,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奉行“权钱通吃”的逻辑行事,这个悲哀,谁能说与文艺界中诸多潜规则侵蚀污染无关?
亚里斯多德说过:不知道自己过失是人生最大病痛,放纵自己的欲望是人生最大的祸害。社会进步,其实就是从身份到契约,放纵到制约的进步。这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总是有人离文明太遥远,总有人看不见这个距离。对于社会上那些大打法律擦边球的丑恶行为,我们本该用法律制度约束规范,但有时候显得过于大度,让宽容成纵容。这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可悲的是,有人认识不到这是悲剧,反而以道德之名敷衍。
道德完善、精神健康不仅关乎万千民众的公共利益,也是一个为政治清明、法治昌健社会作保的根基,因而,精神领域的灾害更需要拯救。而领域因为更隐蔽,更不易擦觉,因而对反腐挑战和考验也更甚。文艺界潜规则之所以流行,在于其比“明规则”好玩、容易玩。彭委员的揭露提醒,体现了一个圈内人的责任和良心,同时也揭示,向深水区挺进的反腐,不能有死角,存盲区,要有侧重,有重点。要将穿着隐身衣的“文雅”苍蝇老虎现出原形,需要用严苛的制度、多元的监督以及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猛烈而持久的抓打。如果总以“道德的事”轻轻放过,这是讳疾忌医,是责任弃守,只会遗留后患。
文/晴川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