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刊登一则“严正回应”,公开与湖南省药品招标办掐架。“原材料、人工成本都不断上升,药价降价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仅以降价作为最终目的,主观随意色彩较浓。”中国药促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公开与湖南省招标办叫板的中国药促会会员单位包括了恒瑞医药、天士力、上海复星、上海上药等大型企业。上述负责人坦言,“我们反映的是会员企业的意见。”(2月6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说白了就是个行业协会,公然叫板“药价太低”正将“协会是邪会”的诟病暴露无遗。按照这个组织的名字来理解,其实他们的职责应该是促进药品的创新,除此之外不应该再有其他作用。遗憾的是他们促进的不是药品的创新,而是药品的价格,俨然成了“药品价格促进会”。
药价是不是太低?我们不是业内人士,不是价格核算人员,不能用详实数据反驳。但是,药品的价格是不是高了,我们却都有着切身感受。比如出成本价几块钱的药,到了患者的手里就是好几十。成本价十几块的药,到了患者的手里就是好几百。你说这个价格贵不贵?国内生产的抗癌药其实质量不比国外差。但是,质量不差,行业道德却差了不少。逼得国内患者放着家门口的药物不去吃,偏偏购买印度的抗癌药。同样是抗癌药,人家的为啥就便宜,我们就贵的让百姓吃不起?有的癌症患者反映,吃国内的抗癌药,一年得10多万,这样的药物是“药价太低”还是“药价太高”?
原料上涨,工资上涨,是个事实。可是,造成赢利少了的原因,都是药品价格造成的吗?这就不得不说说两件事情。
其一,是药品回扣吃了利益。尽管说,药品是政府集中采购的,但是为了多卖药,这些企业依然会到医院去做手脚。比如给医院高额的回报,比如给医生高额的提成,让医院帮助多卖药,让医生帮助多开药。如果这种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赢利少了,罪魁祸首也不是“药价太低”,而是行业自身做事不规矩。
其二,是层层销售吃了利益。在产业寄生虫中国的医药行业,有多少药品是从厂家直接到医院的?不都是要经过好几道关口吗?有的药企竟然有五六个级别的代理商,即使是政府采购,这些药品到了湖南的招标办,里面依然会有各级销售商的利益。如此说,赢利少了,更该反思行业自身的经营模式问题。
当盈利所得去被消耗在做勾肩搭背的事情上,药价当然永远没有最合适的时候。当生产药品还要建立一个行业协会的时候,“药价太低”也就是真实的感受了。试问,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你们又吃了药企的多少利益呢?叫板“药价太低”,是否有些越俎代庖?
文/郭元鹏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