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狭窄的巷子,还是冒烟的煤炉,还是掉漆的木门,住在天津市红桥区西于庄的李忠义大娘,今天的心情已经截然不同。李忠义在西于庄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眼下正在为告别做准备——过去14个月里,她两次见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与这片占地64公顷、住了9000多户人家、危陋房屋集中的棚户区有关。她对人民网记者说,总理每天忙的大事很多,感谢总理一直牵挂着我们。(2月23日人民网)
住了一辈子棚户区,李大娘终于要告别棚户区了。对于李大娘来说,她是幸福的,对于李大娘的邻居们来说,他们也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得益于李克强总理的关怀。这是因为总理先后两次来这里视察,要求尽快改变这里的陈旧面貌。但这种幸福又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来源于“领导关怀”。
我们可以搞一个假设。假设总理没有到这里视察,假设总理没有两次视察,假设总理没有在视察的时候说:“上次见到的那位大娘何时告别棚户区”,李大娘和她的邻居们还能不能有即将搬入新房的幸福和幸运?对于李大娘和她的邻居来说,他们的这种幸福得益于“领导关怀”,而这种“领导关怀”的幸运还有很多。前年的时候,李克强总理也看过一户居住在棚户区的困难户,那个“突然闯入央视记者镜头的光腚小孩”成了新闻人物,结果这户人家第一个搬出了棚户区。就在前几天,还有一条新闻,说是李克强总理看过的一位创业青年终于要成功了。在总理看望过之后,他得到了当地部门的大力扶持,其产品马上就要大批量上市。
固然,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得到了改变。但如果没有“领导关怀”,这些人的命运何时改变?正如准备搬离棚户区的李大娘说的一样:“总理日理万机还牵挂着我们”。是的,总理是日理万机的,这样的小事情,为何还要麻烦总理?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因为“领导关怀”、“领导视察”、“领导结对”造就的幸福。看不起病的家庭,省长来了,于是就减免了费用;上不起学的家庭,市长来了,于是减免了费用;住不起房的家庭,县长来了,于是就安排了资金。这些人性化的关怀固然是一种温暖。但是,领导总是忙碌的,领导总是分身乏术的,领导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人。领导关注的地方幸福了,领导关注的个人幸福了,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却因为没有被关注依旧艰难的生活着。这些人的幸运何时来敲门呢?
笔者以为,在这个部门分工明确的时代,在这个责任界限明晰的时代,如果各部门、各单位都能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积极的开展工作,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好,把该兑现的政策兑现好,何须“领导亲自关怀”?“领导关怀”之下的命运改变固然是让人欣慰的。但是,如果改变命运依靠的是制度,是政策,岂不更美好?
命运改变何时不再依靠“领导关怀”?来敲门的应该是惠民政策,而不应该是领导的苦口婆心。
文/郭元鹏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