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分取消,“裸考”更显高考公平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丽 编辑:夏熊飞 2015-06-07 00:04:12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北京市高招政策一项重要变化,就是本市取消了体育特长生、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等5类全国性的加分,以及市级三好生、市级优干学生等两类市级加分。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本市享受高考加分的学生约有1万余人,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分政策调整后,今年享受加分的考生人数会进一步减少,初步测算将减少3000人左右。(6月6日北京青年报)
  
  “裸考”,指的是“什么加分都没有,仅凭考试成绩报考高一级学校”的行为。高考加分,本意在促进教育公平,鼓励特长、品学兼优学生。但近年来,高考加分规则不规范、随意性大,甚至沦为高校“腐败通道”等现象日益严重、为人诟病。相比之下,高考“加分”对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裸考生”而言,则成了高考不公、“特殊待遇”的代名词。因此,取消高考“加分”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高考加分为人诟病之一,在于一些鼓励性加分,包括了特长类、竞赛类以及品学兼优生(市优干、市三好等)加分在内。笔者认为,这些鼓励性加分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但从另一角度看,鼓励性加分也误导了不少学生和家长,鼓励了功利性特长、兴趣培养,使得不少家长纷纷为孩子加分掏腰包,孩子们不是出于单纯兴趣培养特长,而是为了加分牺牲玩耍、休息时间,将童年“泡在”、“磨在”特长培训班与竞赛上。如近年来,为人痛斥却热度不减的奥数班。
  
  高考的竞争激烈和“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诱惑,使得不少家长不惜重”、耗费时间与精力为孩子报班、陪读、陪练,只为挤破头皮挣得关键性的加分福利,仿佛有了高考加分便高枕无忧。对于孩子来说,为加分培养特长、参加竞赛,不是出于内心的真正热爱与兴趣进行发展,到头来甚至可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孩子对所学特长厌恶找不到学习的兴趣,最后可能学不好、花钱又费时;对加分热的追逐也让孩子的学习、竞赛更为功利化。
  
  而对一些体育特长生来说,过去“增加20分投档”(或“10分投档”)成为一些文化课不好但具有体育优势或国家级别运动员进入名牌大学的跳板。这也让一些文化课吃力、有体育优势,但无法成为职业运动员的体育特长生忽视文化课学习、找不到自身发展的重点。取消加分,对于这些特长生而言,更能帮助他们及早明确、专心投入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专业训练。而对市优、市三好的加分则让“成绩越好,越加分”和评选中因人情分导致的不公现象得以解决。
  
  高考加分取消。从小的层面来讲,让更多的家长、学生能够更理性地对待特长、兴趣培养,让学生能够不在功利性的争分中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更有侧重地学与玩。从大的层面来看,取消高考加分,不仅体现了程序公平,更是对目前情况下,维护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竞争门槛的决心。也是对十年寒窗苦读、专心备考者的尊重与保护,不让凭实力的“裸考”者,“裸”的不甘心、“裸”的心寒。
  
  文/刘丽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丽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6/07/370152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