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愿“哭干的泪”能烛照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编辑:夏熊飞 2015-07-25 00:06:15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如今是常德石门人朱庆珍心里唯一寄托。7月22日,捧着照片的她失声痛哭,眼圈通红。照片中的小男孩是朱庆珍的儿子,今年28岁,两岁时被人拐走,至今渺无音讯。朱庆珍的人生充满悲情色彩,大儿子被拐,小儿子16岁时参与斗殴被杀。朱庆珍的寻子之路一度柳暗花明。涉嫌拐骗儿童的嫌疑人去年曾被逮捕,但案件线索的中断、追诉期限的限制,令这位49岁母亲再陷困局。(7月24日《长株潭报》)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幸。这个说她在20年里,把眼泪都哭干的女人,悲伤却已逆流成河——小儿子被杀害,大儿子被拐骗。
  
  生活中纵然已充满了悲剧色彩,那个“被拐骗”的儿子,仍然足以成为这个女人存活于世的精神支柱。当她把希望寄托于此时,所遭遇的艰难困苦,已让她困顿不堪。
  
  她的大儿子到底被拐去了哪里?到底是因情人报复还是另有原因?一场莫名其妙的失踪,除了带给一个女人无尽的伤痛外,更多是那谜一般的不堪——1989年,这个叫朱庆珍的女人便已报案,如今,时间虽不算久远,但关于当年案情,竟然因为“搬了几次办公室,案卷找不到”,变得扑朔迷离,而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即便有确凿的当事人,因为“追溯期限”的存在,不仅对涉嫌拐骗的人“拿她没办法”,对那些涉嫌渎职公安人员的追责,也成为一种“本来可以”的无奈。
  
  时间无言,如此这般。案件中的当事人到底该不该领受法律追责,该领受什么样的责任?祛除情绪上的愤懑,依然要回归到法律范畴的问解。只是,当事实如泥沼般的不堪,忧伤如淤泥倾覆而至。那些回不去的过往,以及那些抹不掉的悲殇,或许可以找到那个时代的注脚,但最终映射在这无以安好的现实中。
  
  英谚有云,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迟来的正义到底算不算正义,可以越辩越明。只是,当那个未能回家的孩子依然漂泊,当母亲依然要抱着黑白照片伤悲,当“应当立案而未立案”、“疏忽遗失案卷”依然成为历史的遗憾,那么,迟来的正义依然还在路上。
  
  如果将过往视为历史,有论者说,历史的意义在于理解,那么,当去理解这段碎片般的历史片段时,它不应是滥情也非煽情,所需要的带着以人本的关怀,成为务实而有勇气的行动者。
  
  于此而言,愿那“哭干的泪”能烛照可希冀的未来。这份务实和勇气,不是如苏格拉底所说去均分朱庆珍的不幸,而是以社会之合力,为这个眼泪都哭干的女人,找到她生命中的精神支柱,找到那个还没回家的“孩子”。当然,这份务实和勇气,还在于对现代社会的改造,建立公平、正义的现代秩序,抵达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彼岸,让每一个人在现代文明的格局中过好平凡的一生。
  
  文/高亚洲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高亚洲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7/25/374771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