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研究组昨天在清华大学宣布,在RNA剪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在任职副校长公示期间的施一公院士表示,即使当了副校长,他在清华大学每年约100节课的教学也不会减少。(8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不妨以一本《大师的教书生活》开始话题,书中描绘了钱穆、朱自清、鲁迅、顾颉刚、陈寅恪、沈从文等六位大师的教书生活,或严格亲切,或个性十足,或教授治学的经验,或传授生命的快乐,放到现今来看,虽不乏特立独行之举,却闪耀着大师教学的光芒,读来感慨良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轻教学、抢课题、攻科研、升职称渐成高校教师竞相争逐的常态。褒奖大师并非意味着一味否定普通的教师,一如施一公者定大有人在,行政再多,科研任务再重,必须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足额的教学课程,花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课题、写文章、看文献”。这或许才是大学教师的本质回归。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每年100节课的教学不会减少”的承诺虽掷地有声,听来却令人五味杂陈。毋庸讳言,以教师的职业属性来谈,走上讲台言传身教本就是分内之事,理想追求本该是拔高一层的期待,停留在工作范畴之内的喊话似乎缺少了承诺的基础。如果把本职工作当成希望与承诺,要么是教师的职业属性变质,要么是基于现实的社会认知出错,或是两者的凌乱交织。
当然,相较于一些高校领导忙于行政管理、疏于日学教学,“100节课不减少”的教学承诺当视作施一公难能可贵的履职宣言。只不过在不正常的教学风气之下,“100节课不减少”反倒成了公众舆论的另类。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高校去行政化道路充满艰难险阻,却在一路斩棘前行。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甚至将“高校制订具体办法,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等细致入微的条目写进意见,足见教育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与此遥相呼应的是,2014年,上海8所市属本科高校试点“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规定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讲授课程,为缺时间、少动力的大学教授走上讲台探索可行导向与评价机制。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一道万,“100节课不减少”的弦外之音是声声期待的呼唤,呼唤大学教授回归教师的职业本真。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属性丢不得,倒不如多些教书匠情结,涤荡可能随时退却的教学心灵。
钱理群先生在《我的教师梦》中曾写道:当我高声朗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里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我看见学生的眼睛发亮了,就知道他们的心灵和我发生共鸣了。只不过,想要把学生心间的那要弦拨响,恐怕少不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功夫”吧?哪怕有一天成了教授、专家、大师。
文/高创
来源:红网
作者:高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