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农民工兄弟,帮助自己也帮助我3岁的白血病外孙……”近日,一组《绝症外婆街头卖充气娃娃为白血病外孙筹钱》的新闻图片,被数十家媒体转载,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心酸!炒作!假新闻!……”网络关注中,出现了多种声音,包括质疑。经过媒体调查事情属实,新闻当事人婆孙都是四川宜宾人。(10月31日四川新闻网)
下跪求助、卖身救母(救父)、火烤癌细胞……因为自己或亲人生病而陷入困境,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千方百计自救的新闻,媒体已经报道过太多太多。不过,此次“老人工地外卖充气娃娃”事件则与上述事例还是不太一样,当事人并非试图通过“行为艺术”炒作一番、吸引眼球和媒体报道,进而获得社会关注和救助。她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多赚点钱、为孩子治疗筹集药费。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所售卖的物品颇为与众不同,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略显“敏感”的性用品。
“老人工地外卖充气娃娃”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性用品也是商品,只要进货渠道正规、不涉及“三无产品”、不违法售卖,就很正常。更何况,这家人之所以选择到工地外去卖充气娃娃,是因为“新闻里经常关注农民工的性问题,觉得充气娃娃做‘临时老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商品在工地上应该有市场。”很显然,他们事先经过了一番“市场调查”,并不盲目,不是仅仅为了炒作而做出的短期行为。
必须澄清的是,孩子的不幸遭遇并非无人理睬,去年其父母所在学校得知夫妻俩的孩子患上白血病后,立即通过工会和团委发动全校师生奉献爱心,为孩子捐款12万元。县教育局、县工会、县妇联、县团委也纷纷向全县发出倡议,先后筹集捐款30多万元。当地相关部门可谓是不遗余力、尽职尽责,只可惜孩子治病所需费用太多,捐款尽管不少,却难以助其脱困。
实际上,媒体报道、组织捐款虽然已经成为当前最常见的救助模式,但很显然并非最佳途径,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唯有整个医疗和福利体制更为科学、严密,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充分的医疗和福利保障,从制度上“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老人工地外卖充气娃娃”既是自助,也是助人——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提醒全社会关注农民工的性需求。跟医疗救助一样,这个问题也亟需解决,并且需要有一个包括户籍制度改革等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文/乔志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