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芙蓉区的“东湖夜话”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生动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标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都是以群众为中心,项目怎么做,措施怎么搞,工作怎么办,都应群众说了算。
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干部总是图方便、怕麻烦,大搞“闭门造车”之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的干部陈某给37户没有见面的农户编造数据,“闭门造车”地评分,擅自代替没有见面的农户签字,导致不是贫困户的纳入了贫困户。“群众工作无小事”,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问题,再小也要竭力去办。“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或许是“针大的一个窟窿”也能漏“斗大的风”。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各种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想得出办法、拿得出措施、评得了好坏。如果干部不深入基层,不到第一线,掌握不了第一手资料,制定的政策措施往往就会“货不对板”,上头热下头冷,导致干部满腔热情,群众冷眼观望甚至冷嘲热讽。
要赋予群众“说话”的权利。新时期的群众,个个都是“麦克风”,处处都有“朋友圈”。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散见于点滴的言语中,蕴藏在生活的细节中,只有了解了群众的想法,获得了群众的智慧,革命事业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会犹如鱼儿得水任遨游。
干部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跟随群众的服务者。只有主动走近群众、贴近群众,才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疑、我有所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芙蓉区的“东湖夜话”,就是干部走近群众、贴近群众,听民声、汇民意、为民生的载体,话出了作风新常态。这样的方式化单向传递为双向交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不仅消除了干群隔阂,更激发了居民自治热情,这才是干部工作的本质所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存在根本。时代在变,党员、干部在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始终不能变。“东湖夜话”是芙蓉区的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地方的“东湖夜话”成为作风常态,不断闪现在群众工作中。
文/胡美利
来源:红网
作者:胡美利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