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红楼梦》为《黑楼梦》

来源:红网 作者:曾德凤 编辑:夏熊飞 2016-09-27 00:03:30
时刻新闻
—分享—

  如今这社会,最大限度地关怀脑细胞,千方百计减少其牺牲的壮举,蔚然成风。

  天下论文一大抄。

  学士论文一大抄,已是路人皆知的事实。要在大学毕业生中找出论文没有利用互联网东拼西凑的主儿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仅仅是学子们对此门径轻车熟路,那些教授们抄袭的本领也毫不逊色。这里那里,不时曝出教授抄袭论文的丑闻来。不仅名不见经传的教授抄,那些声名如雷贯耳的教授中,具有抄袭嗜好的也大有人在。不仅文科教授抄,理科教授也当仁不让。某打假网站,常常有抄袭的教授亮相。

  写论文的人,在一篇论文出笼后,常称又死了多少多少脑细胞。此话不是戏言,而是有科学道理的。而不需要怎么动脑筋的抄袭,肯定能减少脑细胞的牺牲。不惜以道德滑坡善待脑细胞,或许不无可取之处。

  电视克隆忙。

  电视节目要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创意,实在是对脑子的折磨。只有经过一再折磨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来。可惜电视行业的哥们姐们特别惜智,动不动便依样画葫芦地克隆,而不肯劳动脑子独辟蹊径。一个很有创意的什么节目出来了,类似的节目便一拥而上,铺天盖地。这些疯狂抄袭创意的跟风节目,大大地败坏了观众的胃口。但意志坚强的电视工作者们,宁可得罪观众,而绝不肯让珍贵的脑细胞受一点委屈。

  城市规划者用脚思考。

  现在的许许多多的城市,道路开挖埋水管埋电缆之类的事儿,此起彼伏,这里拆大楼那里建大厦之类的事儿,也是寻常事一桩。不计其数的城市,永远都是一个繁忙的建设工地。这样的事儿,在伦敦,在巴黎,恐怕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那些城市的规划者们,在规划城市建设的时候,都殚精竭虑着眼长远,且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牺牲了大量的脑细胞的,所以不会不停地捣鼓。而我们的城市规划者们,以保护脑细胞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若敦促他们思考,他们宁肯用脚而不用脑子思考。结果可想而知。

  社会上善待脑细胞蔚然成风,我一个伺候小品文的无名鼠辈,如果一意孤行逆潮流而动,会被耻笑不仁慈不厚道的。我为何要老老实实地接受报刊编辑的威逼,非让大量的脑细胞前仆后继争先恐后当炮灰,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不可?那我就痛改前非,大义凛然地把文章不动脑筋地写成甲乙丙丁中药铺吧!这条路虽然可以有效地保护脑细胞,但前景可能不妙。因为我是一个没有名气的散兵游勇式的作者,这样炮制出来的稿子,打入编辑部一百次,可能遭遇编辑一百零一次榴弹炮凌厉攻击,稿子统统死了死了的。那么,还有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也可以抄呀。和尚动得,我为什么动不得?大名鼎鼎的学者都抄得心安理得,我为什么就不能抄得气定神闲呢?我相信自己的心理素质。要我去当奥巴马都小菜一碟,何况小小的文抄公!

  我胸怀鸿鹄之志,一般的文章,还看不上,要抄就抄举世闻名的经典。不过,一字不改地照抄,那太气焰嚣张了,会被汹涌澎湃的口水淹死的。需要艺术处理,做一些掩人耳目的修饰,如改《离骚》为《牢骚》,改《牡丹亭》为《爱晚亭》,改《红楼梦》为《黑楼梦》,天衣无缝。旷世经典,成了本老爷私人的经典!如此,我的大作,会成为所有出版社疯狂追逐的目标,没有捞到我的作品出版机会的出版社,会痛不欲生。而我的脑细胞,健康长寿得令人妒火中烧!

  文/曾德凤

来源:红网

作者:曾德凤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9/27/40938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