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有位村党支部书记上任时,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受礼、不吃请、不徇私。后来村里经济发展了,他又更新了“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坐高档车子。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再次更新了自己的“三不原则”:一是职务不搞终身制;二是职位不搞世袭制,不传自己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三是村厂班子不搞家族制。此举,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让人肃然起敬。
严于律己,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严于律己的人,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坦荡地对待名利和地位,不为物惑,不被色迷。党员干部常怀律己之心,既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有一定权力的干部,难免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坚守道德防线,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有道是:木自腐而后虫生。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在诱惑面前打了败仗,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探其原因,无一不是从放松自我要求、放纵个人欲望开始的。如果他们能常怀律己之心,又何惧来自各方面的“糖衣炮弹”的进攻呢?
常怀律己之心,就要勤学习。学可以立德。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躬身践行“三严三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强化宗旨意识、法律意识和廉政意识,不断增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自觉性,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常怀律己之心,就要慎用权。党员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极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的目标。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决不以权谋私。在行使权力时,要牢记“执政为民”的要求,不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常怀律己之心,就要防“小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的党员干部犯错误,甚至违法乱纪,往往都是起源于管不住“小节”。现实中不乏因贪图享乐,逐渐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思想慢慢蜕变、最终坠入深渊的案例。故而,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保持严肃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生活“小节”上也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加强自我约束,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管不住自己,或者说自我放纵,必然带来严重后果。这样的例子,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了。怨天尤人于事无补,还是让我们从自身开始一点一滴做起吧!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增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把人生的两道防线(一条是思想道德防线,一条是法律防线)构筑得牢牢的,还担心管不住自己吗?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严以律己是摆在所有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永恒的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警醒、事事谨记,不为私心杂念所左右,不为功名利录所诱惑,不为歪风邪气所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文/黄景祥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景祥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