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报道,日前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国庆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从10月1日开始,国家旅游局将集中受理游客和市民对厕所数量和管理的投诉,并在未来每月定期公布“厕所黑榜”。
景区如厕难可谓是我国的“历史问题”。长期以来,许多景区厕所数量不足、管理滞后,让游客苦恼不已。2015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起旅游景区“厕所革命”,希望提高以厕所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但是某些景区厕所脏乱的情况并没有改变。例如今年8月湖南长沙橘子洲、重庆神龙峡两家5A级景区被摘牌,就和景区环境卫生差、“厕所革命”进程严重滞后有着莫大关系。此次国家旅游局又提出要在未来每月定期公布“厕所黑榜”,可见其贯彻“厕所革命”的决心之大,似乎也可以折射出,直到今日我国景区如厕难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景区厕所的诸多问题暴露了景区公共服务的滞后和缺失,同时也说明景区方面缺乏对细节的把握以及人性化的关怀。景区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建设时,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景点、娱乐设施等方面,而对厕所等公共设施较少关注。着重于如何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却忽视了细节上的设计。对细节的忽视,不仅让厕所惨不忍睹,也滋生了诸多安全的隐患。诸如景区索道停滞、高空自行车出故障之类的新闻在近期频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究其根本,在于景区过分追究实际效益的经营观念的偏差。为了获取门票收入,一心专注于吸引游客的眼球,不能直接盈利的公共设施则没有多少重视。景区没有认识到,厕所等细节也影响着景点的形象。厕所脏乱,会破坏游客的感官享受和旅游体验,乃至影响到该景区在游客中的口碑。
当旅游变成一种更为普遍的生活方式,游客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光获得的愉悦,对人性化的设计与细节的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景区若是想留住游客,不仅要在景点上做文章,而且要完善厕所等公共设施,关注细节,给予游客舒适的观光条件与环境。
而国家旅游局重拳出击,定期公布“厕所黑榜”,固然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更要做出实际的举措。要监督有关景区及时整改,对屡教不改者,应给予强制的处分,万万不可流于形式。
文/孔繁兴(同济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孔繁兴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