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打着“放生”的名义作恶

来源:红网 作者:张攀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0-23 00:06:0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0月19日中午,北京大学的学生反映一些社会人员开车进入北大校园欲向未名湖放生巴西龟。社会人士称:去年就来放生。今年继续,只是来修行。

  近些年来,野外放生似乎成为一种很潮的行为,媒体时不时就会曝光几起随意放生导致环境恶化的恶性事件。出于对生命尊重,对生命爱护,野外放生,可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简单地释放生物,真的就算修行吗?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正视地球的环境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人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对待地球环境和生命价值。环境观念也从以前“人定胜天”到现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系列的变化,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步。

  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此类以行善之名,行作恶之实的放生。出于对生命尊重和爱护目的出发的野外放生,其初衷是善意的,值得人们赞扬,但实际实行的过程和达到的结果却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

  要知道每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都是动态平衡,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一旦有外力破坏了其内部的平衡,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放生者放生解救了巴西龟,却有可能伤害了当地整个生态系统。要指出的是,有时候我们充满善意的想法是好的,但也要注意让这些善更好地实行下去,而别把善做成了恶。

  不仅仅是北大放生事件,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有些地方以“保护名人故居”目的,对故居进行拆除后重建,声称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可没有历史感的现代建筑,还是那个充满沧桑的故居吗?还能唤起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事物的联系日益密切,看似独立的个体,其实与很多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我们要切忌用人为的方式,或者“自以为好”的方式,强行去改变现状。我们可以用一种全面的思维去面对他们。制止放生容易,可改变一种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我们显然任重而道远。

  文/张攀(牡丹江师范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张攀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0/23/41148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