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武宣县一中学老师为实现自己的买车梦,向学生发起众筹,要求每人“赞助”自己一两百元。2月5日,当地教育与科技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事老师已经意识到错误并退还全部钱款,此事系朋友们间玩笑。(2月6日《北京青年报》)
老师向学生众筹买车引起很大争议,一个重要原因是此举不符教师身份,有违师德。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谨记师道尊严,自觉树立标杆,为中学生的远大理想和未来人生起航。但老师向学生哭穷,开口向不特定的许多学生(不仅仅是毕业生)要钱、拉“赞助”,学生不听命的话就以删除QQ好友的方式“回击”。此举不但有违师德和众筹的公益本义,更涉嫌公然“索贿”和挟私报复,对没有经济收入的未成年学生造成负担不说,还带给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后顾之忧,完全背离了应有的教师职能定位。
无论是老婆孩子晕车,还是“穷”,都不是老师可以来拿博得学生同情,并向学生众筹买车的理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师道尊严自古传颂,“人穷志不短”的谆谆教诲犹在学生耳畔响彻,老师不惮以“哭穷”的方式向学生众筹买车,不惜为一二百元沦为“红包乞丐”,完全颠覆了老师的本来形象,为人所不齿。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和投入,教师的待遇和收入也不断提高,应该知足常乐,努力工作,量入为出,适度追求自己人生和家庭幸福的“小目标”,不能放任欲求。据报道,新闻中的老师三十几岁已经买房和装修,并非多么“困难”,暂时缺钱买车也属正常,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和劳动所得逐渐改善家庭生活,向学生“哭穷”并众筹买车委实不当,损坏了教师形象。
现该老师已经意识到此举不妥,将收到的红包一一退回,并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作了检讨,学校和教育部门对此“负面舆情”首先不应抱怨被人“曝光到网上”,而应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高度重视、严肃批评、引以为戒,让涉事教师真正反思悔过,并给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一个真诚、正确的交待。拿“兄弟朋友”关系和“朋友间玩笑”,来替老师向学生众筹买车的不当行为辩解,未免有“和稀泥”应付舆论的味道,无疑是一种角色认知错位,混乱了纯洁高尚的师生关系,淡化了该事件中应有的教师主体责任,实质是一种苍白无力的托辞和搪塞。
文/符向军
来源:红网
作者:符向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