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西藏林芝市鲁朗景区管委会援藏干部黄细花2日抵京。她提出建议,应全面放开生育,允许夫妇自己决定生育孩子数量。2012年,黄细花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至18周岁,当时被网友评价为“雷人”建议,但也有不少网友赞同她。黄细花今年将再次把这一建议带上会,“我真的很希望这个建议被采纳。”(3月3日 南方网)
这么长的时间之后,这个建议还能“重新返炉”,足见其份量很重,至少在黄代表眼中,已经到了“不得不吐”的地步。尤其现在生育率处于低位,降低结婚年龄,就顺应了民间那句俗话“早生孩子早享福“,万事趁早,欲要早生孩子,就得早点结婚。
如果仅按照生理规律而言,身体早熟的少男少女们,别说18岁结婚没有什么,即便再提前个几年,也并无不可。毕竟,在一些落后地方,早婚现象依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在国外一些民俗比较独特之处,很多新婚夫妇结婚的年龄极小,看到他们抱着一群孩子,那画风别提有多喜感。
不过,生活不是“欣赏别人风景“那般,充满着无穷的喜感,婚龄降至18周岁,让年轻人早早生孩子,尤其是提前几年生育,可以让父母帮忙带带,不失为一件好事。只是,想法极好却太符合现实,别说这一提法涉及法律的修改,实施起来程序复杂,困难很多,即便婚龄降至18周岁,又真有几人能够实现。在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相当部分人已成为“剩斗士”的大背景下,婚龄降至18周岁,试问对几个人有影响?
话说回来,在恋爱如此自由的当下,红男绿女们的亲密度,早已打破了一纸结婚证的束缚,早恋与突破禁区的时间更为提前,一些人固然没有结婚,却享受着“已婚者待遇”。再推而广之,“婚龄降至18周岁”其实没有多少可行性。一者,结婚的时间现在不是提前,而是不断的延后。因为婚姻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也需要双方进行不断磨合。为了保持婚姻的稳固而采取“试婚”的做法,就是一种变相的延后,如此反向而行则难以行通;二者,结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较好的物质基础,生孩子是年轻人人生中最重大的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18岁的年龄,意味着绝大多数人还刚刚步入大学,让大学生结婚生子,是一种负担的转嫁,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三者,当今社会,年轻人大量恐婚与离婚现象并存,婚姻的基础日益脆弱,降低结婚年龄只会加重这种风险,也容易诱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晚婚晚育已成为绝对的主流,并以共识和习惯而被不断强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即便是结婚年龄比较自由的国家,这种趋势都没有得到改变。再加上生存压力的增加,创业就业的需要,学习时间的拉长,各种刚性因素导致结婚年龄的延后。如此情况下,再“逆势而行”倡导早婚,无法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即便成为政策性倡导,回应者也注定寥寥无几。
生活压力这么大,养育成本这么高,岂能“想结婚就结婚”。婚龄降至18周岁,你做得到,妾身却做不到。这可不是嘴上的火车,可以尽情地跑得欢。这事涉及个人福祉与幸福,万万需要谨慎。
文/堂吉伟德
来源:红网
作者:堂吉伟德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