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等灯舞”是文明交通的洗脑神曲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林旻煜 2017-04-25 00:03:10
时刻新闻
—分享—

  关于“等灯舞”的由来,北京通州区北苑街道工委书记李彦明曾介绍,他们发现,闯红灯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志愿者直接生硬地劝导有时不起作用。于是玉桥街道创出了跟着“等灯等灯”的音乐跳的简单舞蹈。红灯亮时,路两边就各有三个志愿者,用手比划着等灯、等灯,让这些人等红灯,对“中国式过马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4月24日《新京报》)

  利用极具市民特色的广场舞形式,为宣传交通文明贴上文化的标签,无疑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活动。文明交通的理念,经由简单的旋律和轻快的歌词,在大街小巷传唱,所能造成文化影响力,堪比各类“洗脑神曲”。

  近几年,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类“洗脑神曲”经由网络传遍大江南北,在为民众带来全新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等广场舞曲目,之所以能在人们的脑海中反复旋绕,不在于它们有多么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而在于他们能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舞者内心的情绪,进而在全方位的收听中,深深扎入人们的心底。

  当然,通过广场舞的形式,宣传一种特定的文明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少见。不过相比而言,在市区街头跳起“等灯舞”,能更好地将文化影响力融入到民众的交通生活当中,真正令交通文明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看到,过去在街头劝导文明交通的系列活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宣传者和行人割裂开来,宣传效率难以提升,且易制造不必要的冲突。而通过舞蹈,吸引民众广泛参与,在跳舞与观舞的过程中拉近距离,也舒缓了部分行人急于过马路的心情,唤醒行人内心的文明意识,其作用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而如何将“等灯舞”推广出去,关键看坚持、规划和引导。事实上“等灯舞”在推广初期,必然会经历一段犹如“尬舞”的难耐历程,毕竟在街头跳舞,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勇气承担着,加之随着宣传力度时间的增加,压力也会增大。因此,建议在吸收志愿者加入的活动中,利用好家庭这一媒介,倡导一家人共同参与,大人教导孩子学习交通文明理念,孩子影响老人遵守文明交通规则,老人带动大人自觉履行交通义务,将交通文明经由“等灯舞”内化于家风当中。而以家庭为基础的“等灯舞”也能给行人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让交通文明的善意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良药。

  同时,面对全国普遍存在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创作更多更具有时代特色的“等灯舞”,让其更好地成为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的“洗脑神曲”,文明交通也会越来越好。

  文/严奇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4/25/427485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