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成都那个因拉面时的妖娆舞姿而一夜爆红的拉面小哥吗?他叫田波。那段视频火了以后,“拉面哥”从拉面店辞职,有人说他创业当了老板,还有人说他做起了网络主播。
近日,田波又回到黄龙溪景区“重操旧业”,做起了拉面师傅。只不过,他自知和原来的老东家已经闹掰,所以为了回避尴尬,他换到了300米外的另外一家拉面馆,与原来的老板低头不见抬头见。(5月4日《成都晚报》)
黄龙溪景区是田波的“发迹”之地,没想到仅仅隔了数月,那个之前还和老板因为价钱谈不拢而愤然辞职的他,居然又重新回到这里,一改之前的说辞,称“我只想做个普通的拉面师傅,不想做网红”。很多奚落之声据此认为,田波这样含糊不清的解释一定是遭遇到了现实困境。
田波的回归不怎么意外,符合很多网友之前的预判——他只不过凭借拉面时妖娆的动作和表情而走红,既缺乏创新潜力又容易让网友视觉疲劳,热度终究难以维系。
最重要的是,田波几乎称不上拥有什么特殊技能,越是这样就越容易被模仿,越容易被复制,这在田波走红不久就可以看出——“此后的数十天内,黄龙溪景区七家面馆冒出了三位妖娆的拉面小哥”。
用妖娆的动作和表情的确可以使人耳目一新,但田波妖娆甩面的视频再火,一旦被媒体扎堆转发过后,很少有人会持续翻炒。如果不能持续创新拉面姿势,仅仅凭借一成不变的动作,即便妖娆出常,也容易让人视觉疲劳。一个可印证的数据是,田波直播播放量从2个月顶峰时期的218万跌落到了最近的12万。
这也说明,大多数网红都只是暂时的,一旦难出新意,热度就会被稀释,之后迅速复归沉寂。
田波走红之后,其负面争议居多。这也难怪,意外走红之后,他接连被爆出“曾四次以辞职为由变相要求加薪”“向老板要求年薪15万”“和同事关系不好”“不按时上下班”,这些细节不免让人揣测,那个15岁就外出务工的拉面小哥原来是在“耍大牌”。
更要命的是,这些负面报道不断坍塌着拉面小哥的人设,人们喜欢看到的是妖娆而不自知的一根面小哥,这样的形象可能还有点萌;但当他“自我膨胀”的一面被媒体集中抖搂出来,观众多少会觉得他那些妖娆的动作和娇媚的眼神有很多刻意为之的成分。
观众的口味在不断猎奇中变得逐渐刁钻。一成不变的套路之下,无论多犀利的眼神,无论是多妖娆的动作,都难以拴住网友的视线。现在的田波逐渐认清了身份定位,逐渐有了清醒的认知,又回归到了月薪5000的诉求。面对大多数网友“过气网红”的奚落,田波用“我‘只想’做个普通的拉面师傅,不想做网红”的回应来搪塞,只是不知道真正让田波继续做个普通拉面师傅的原因,究竟是“只想”还是“只能”。
网红经济虚火旺盛,田波又归黄龙溪景区继续做拉面师傅,月薪5000,这个待遇甚至比不上当初辞职之前老东家给出的万元月薪。尽管不是最理想的结果,却是最理智的选择。如果那个“自我膨胀”的田波继续选择走他的网红之路,很可能走入一条死胡同。
不信的话,你们谁还记得那个叶良辰吗?
文/韩中锋
来源:红网
作者:韩中锋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