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含咪量测试犯了同咪蒙一样的错误

来源:红网 作者:卢功靖 编辑:夏熊飞 2017-12-10 00:05:33
时刻新闻
—分享—

  这两天,朋友圈里突然流行起“含咪量”的测试。所谓“含咪量”,就是微信里关注“咪蒙”公众号的好友数量。一些鄙视咪蒙的人,更是将测试上升到了人生成败的高度——“关注她的微信好友占比越多说明你人生越失败。”

  “含咪量”测试,很多人都知道并不科学,但也许是出于纯粹猎奇心理,很多人都会打开微信查询,然后晒出自己的“含咪量”。测试的不科学之处,在于简单地把“关注”等于“赞同”。更何况,即使支持“咪蒙”价值观,也仅仅是多元的价值观体现而已,又怎么能就此评断人生的成功与否呢?

  “关注”,仅仅是一个行为而已。对于微信这款APP而言,关注“咪蒙”,只是用户把“咪蒙”公众号放在订阅列表,仅此而已。在自媒体时代,谁的列表里没有躺着几个10W+公众号呢?关注“咪蒙”,不代表“站队”、更不代表“支持与反对”。就以笔者为例,关注“咪蒙”公众号是因为老师上课谈到“咪蒙现象”,出于学习与好奇的心理,关注了“咪蒙”。笔者朋友圈里还有211个关注“咪蒙”的好友,难道笔者就要因为他们“关注”了“咪蒙”,就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他们吗?

  传播学上“皮下注射理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但事实上是,如今受众对于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有了提高,受众会对媒介发表的意见和态度进行甄别、筛选、过滤,再汲取其中合理的部分。“含咪量”认为关注咪蒙的人,人生就等同于失败,这显然是夸大了咪蒙的影响力。

  我们似乎有种思维定势,但凡“咪蒙”有点小动静,那定然是不好的,对“咪蒙”带有厌恶与鄙视的情绪,“含咪量”则把这种对咪蒙厌恶与鄙视的情绪延伸到“关注”咪蒙的好友之上。更何况,仅仅以个人喜好,就给“关注咪蒙”与“咪蒙粉丝”贴上标签,对一切关注咪蒙的好友远远避开,这其实也是在犯和咪蒙一样的逻辑错误。

  对于价值观不同的人,争吵、批评、不认同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但如果因为价值观不同,就去奚落、嘲笑、甚至贬低他人人格,就是庸俗与势利之行。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和卢梭是“死对头”,一见面就打骂架。但是,当卢梭的书籍遭到禁封后,伏尔泰毅然地站出来,为卢梭辩护:“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个有良知的、崇尚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的宽容和公允。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世界观、价值观的人相处打交道,与其讥讽、嘲笑,不如感谢“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文/卢功靖

来源:红网

作者:卢功靖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2/10/44987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