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监管消除黑作坊“讲良心”的荒唐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兴会 编辑:夏熊飞 2017-12-16 00:03:5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苏州市吴中区公安分局抓获一隐藏在别墅内的、仿冒美国康宝莱保健品的制售假团伙,查货假冒成品、半成品、原料近2吨,涉案金额上千万元。据悉,该黑作坊的制假人员担心出人命,边生产边试吃,被网友称为“年度最有良心的黑作坊”。

  古有神农为百姓饱腹和健康而尝尽百草。如今,这种发生在上古时代的、最为原始的质量检测手段被应用在了造假的黑作坊里。虽然,经过警方全力侦查,隐藏在别墅内的造假窝点最终被一举捣毁。但上千万元的涉案金额、横跨10余省市的销售网络表明,监管和整治未免来得迟了些,已经有不知多少买家成了这数据背后的受害者。

  淘宝网假货知多少,这似乎一直是个很尴尬的话题:一边是淘宝网等电商平台带动的日新月异的新零售形态和光鲜亮丽数字下的互联网经济,另一边却是假冒伪劣商品堂而皇之地登上卖家平台进而充斥泛滥于网络空间。“54块钱买的劳力士表怎么可能是正品?”马云尚且对淘宝网上的假货如此底气十足,这也就难怪网上的假货林立,甚至出现如今以“试吃”来检测食品是否安全的荒谬闹剧了。

  是不是假货带来了市场的一片繁荣进而拉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假货存在就合理了?显然不是。假冒伪劣商品的社会危害尽人皆知,不仅侵害了正规厂家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很多假货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巨大伤害。就比如此次造假的保健品。就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假货带来的消费市场一片繁荣也是虚妄的、暂时的。从根本上讲,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当一个社会热衷于追捧假货时,不仅不能带动生产环节转型升级,更难言“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问世。

  但一直以来,网售商品大部分成了正轨监管体系下的漏网之鱼。由于网络销售的虚拟、隐蔽等天然属性,给工商、质检等正规监管力量带来了难度。产品质量完全依靠客户评价、店家信誉甚至可退换货等措施来保证。没有可操作的强制力的监管措施,仅凭上述软性约束,显然难以保障网售产品质量。

  而“好评返现”等招数更是实现了轻易将这种软约束化解。如此“牛栏关猫”式的监管环境下,可以想见,只要造价成本低于正品成本,销售假货是必然的结局。就比如此次造假的“康宝莱”。由此,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网络上那些跟正规价格相比明显偏低的保健品、化妆品等,虽然“闹不出人命”,但有多少正品有多少假货掺杂其中,恐怕难以令人乐观。

  须知,只有消费升级,方能带动制造业升级,进而带动产业升级。消费层的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作用不容小觑。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以淘宝网为代表的这种低价格低品质的竞争策略迟早要面临市场的重新洗牌,甚至被淘汰的命运。良心黑作坊生产的假康宝莱被公安捣毁窝点,或许只是对网售产品质量严格监管的一个开端。与其坐以待毙,被动地接受市场考验,不如及早将质量监管的笼子扎紧。

  即便网购产品假货比例高,短时间内难以根治。但我们仍可以积极作为:一方面工商部门要创新执法,积极探索符合电子商务特点的监管、抽查等执法方式;另一方面,电商平台也要严控入驻商家的进货渠道和自身的进货渠道,尝试以商品条码为基础,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从根源上杜绝假货进入流通渠道。

  文/李兴会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兴会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2/16/45048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