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摸着石头过河”和“站在岸上看戏”

来源:红网 作者:李炳孝 编辑:夏熊飞 2018-02-25 00:09:14
时刻新闻
—分享—

  众所周知,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来的,这是一种一切从实际出发,鼓励大胆试、大胆闯,边探索、边总结的工作方法。正像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他还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正是因为倡导和弘扬了“摸着石头过河”精神,激发了各级党员干部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干事创业热情,使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迅速提升了综合国力。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对“摸着石头过河”精神有了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摸着石头过河”过时了,不科学,应该乘船搭桥过河;有的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太危险,在各种规定铺天盖地的情况下,过去了还好,过不去不仅会跌跤摔跟头,不小心还自毁前途,犯不着冒险,还不如四平八稳当“太平官”,喊喊口号,做做样子,“站在岸上看戏”。

  有船有桥谁不会过河?改革没有先例,改革开放之初是这样,现在来看,同样有很多矛盾和问题是前所未见的,如果大家都在岸上“等待观望”,都在等着有了“船和桥”之后再过河,不知道谁去造船,谁去搭桥,不知道“等待的时间”会有过长,会不会错过发展时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讲,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需要的是担当,需要的是在没有“船和桥”的情况下,能够丢掉“怕这怕那”的思想包袱,拿出“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勇气和骨气,大胆干、大胆闯,只要对发展有利的改革,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情,就应该积极主动去抓、坚定果断去管,不能“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一有困难就退缩,一有矛盾就回避。

  有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干事氛围。如果干的不如看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最后不如“站在岸上看戏”的,自然无法形成敢闯敢干的干部风气。唯有为干事者担当,为担当者撑腰,让过河者受到褒奖,让看戏者受到惩戒,才能在全党上下形成争先恐后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当有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继续传棒接力、发扬光大。

  文/李炳孝

来源:红网

作者:李炳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2/25/45615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