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班变“假班”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夏熊飞 2018-03-21 23:15:07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常态下,机关兴起加班热潮,“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常态。诚然,为完成工作的适度加班应当鼓励,部分工作因工作性质也不得不加班,但变加班为“假班”,则是形式主义的新表征,应该重点整治。(3月20日 人民网)

  职场上,加班是一种常态。对于机关工作人员而言,近些年,由于改革举措的密集出台和严格实施,工作量更大,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更多,以致加班的次数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基层部门,分身乏术、连轴转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通过加班,将工作时间内未处理完毕的事项办理完结,确保今天的事不拖到明天,提升工作和服务的效率,这是公职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表现。但如果加班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只图制造加班的假象,变加班为“假班”,则是形式主义作风的表征。

  加班的目的在于推动工作落实、解决疑难问题、回应民生诉求。但在一些地方,却偶或出现加“假班”的情况。所谓加“假班”,即上班时间闲来无事,下班时间却正襟危坐,伏案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表现,可能只是为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以辛勤工作的表现形式,赢得领导的关注和认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唯上的政绩观偏差,更是一种官僚主义的表现。

  名不副实的加班,是对办公资源的浪费,也容易滋生不扎实、不走心的工作作风。加班期间,灯光、饮水等办公资源的消耗虽然不大,但长此以往,浪费也不会少。而且,如果这样盲目攀比加班的风气长期蔓延,对工作人员的正常休息时间也是一种戕害,这势必会降低法定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水平与服务实效,最终难免会遭致干部群众的质疑和反对。

  科学合理的加班,应该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加班的前提是相当数量与紧急程度的工作内容,如果不是因为具体工作的加班,比如思想理论、业务技能的自主学习,完全可以放在下班回家之余。而且,加班也一定程度折射工作的水平和素养。一味加班,或许也暴露解决新问题、应对新矛盾的能力存在短板。因此,对于这类加班,也要反思如何提升应对本职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用优质高效的工作,减少加班的频次。

  归根结底,加班的表现形式,也是折射机关工作作风的一个窗口。实事求是的加班,对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助推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是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体现,人民群众必然会支持和认可。名不副实的加班,通过“加班”来向同事和领导彰显干事作为、担当奉献,对于推动实际工作、回应群众诉求并无好处,终究会引发诟病。因此,党员干部应该厚植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涵养实事求是的加班风气;同时建立完善以群众满意、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务实科学的考评考核机制,确保加班在科学合理的轨道运行。

  文/汪东旭

来源:红网

作者:汪东旭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3/21/458373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