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除环保“假整改”须让问责“动真格”

来源:红网 作者:何浩民 编辑:王俞 2018-08-09 23:20:03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因“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一事,山西某市相关人员被问责入刑,而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也被约谈。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市去年1月之后的第二次约谈,背后折射出履职不力、敷衍整改的问题,令人警醒。(8月9日《人民日报》)

  关于环境污染整改,中央三令五申,不容置若罔闻、阳奉阴违,然而一些地方的整改效果却不尽人意,表现在人们的直观感受与监测数据有着明显差距,究其原因就是监测数据存在造假的现象。个别地方将空气监测站设在公园,用喷雾炮“贴身服务”监测点,甚至用棉纱堵塞采样器,干扰监测数据等等,试图蒙混过关,欺骗上级督查。可以说,用干扰监测、伪造数据等手段进行“假整改”,其背后隐藏的问题比污染本身更严重。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反映治理成效的基本依据,准确与否是其“生命线”,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针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中明确,无论是篡改、破坏,还是指使干扰、伪造环境监测数据,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个别地方在环保问题整改过程中用尽心思来造假,干扰监测,伪造数据,无异于掩耳盗铃,最后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环境污染整改不力,存在失职渎职甚至弄虚作假的干部进行问责,是倒逼干部落实责任的必要之举。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的干扰监测、伪造数据等“假整改”行为,必须“动真格”进行问责,只有敢于动真碰硬,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才能让有问必责、真问真责形成常态。也只有通过打响一个,警示一片,让问责利剑高悬,使问责“长牙带电”,才能产生威慑力、督促力。

  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上级督查部门在做好环境督查的同时,还应该做好“下半篇文章”,多搞“回头看”,多杀“回马枪”,让那些不用心整改甚至弄虚作假者过不了关。一方面,要牢牢牵住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将责任压力转化为地方主政者的行为自觉,形成“咬住问题”“造假必究”的常态化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营造公众深度参与环保监督的氛围,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等作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动员群众积极揭发身边存在的环境污染和造假问题,共同守护好绿水青山。

  文/何浩民

来源:红网

作者:何浩民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8/09/470255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