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三令五申,常抓不懈。去年7月,市委主要领导调整以来,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重庆的贯彻落实。但吴德华低估了市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依然我行我素,视党纪国法为无物,肆无忌惮收受红包,顶风违纪。(9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纵观多名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朋友圈”正成为导致官员落马的一大“陷阱”。每个官员落马,往往牵扯出一串热衷行贿的“商人朋友”。在一直以来的拉关系、围绕“权”“钱”,建立的一个互相利用、结交关系的“小圈子”里,大搞权钱交易,“朋友圈”彻底开放成了“围猎场”,官员最终成了“温水中的青蛙”,被“朋友圈”拉下水。
有些落马贪官他们的职务并不高,可是贪腐数额却令人咋舌,这一切还得“归功于”“朋友圈”的功劳。在这个“共腐圈”的帮衬下,在贪念的驱使下,一些官员成为各路损友的“围猎”对象,一步一步与之结成腐败“同盟”,“摄影书记”秦玉海结交的“摄友”,“玉石省长”倪发科结交的“石友”,热衷题词的胡长清结交的“笔友”皆是如此,所以才有无数原本清廉的官员,在“朋友”们的“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并最终沦为阶下囚。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权力腐败,多数都发生在畸形的“朋友圈”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下级捧,上级惯,使得一些官员权利日益膨胀,“蚁贪”也只不过是“毛毛雨”,为了和上级搞好关系,一些人借老乡、同学、学生之名套近乎,挖空心思开始了种种公关行为。当他们得知领导的某些“特殊爱好”后,便借各种理由攀附和他交朋友:爱好书法,就想尽办法开办个人书画展;爱好赌钱打牌,便经常邀他打牌娱乐。这些人以圈为友,承包工程项目的人大多数是圈内老乡、同学、学生,在其他方面也是优亲厚友,圈内优先。这样形成的“朋友圈”,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了权钱交易的“大本营”。
畸形“朋友圈”其实也只是权力乱象的一丘之貉,他们手中掌握着重要权力资金的便成为“幕后黑手”,身边围绕着许多追逐“围猎”的对象,随之官员的权力私欲也不断膨胀,使“朋友圈”变成了贪污腐败的“大本营”,他们用圈子交织成利益网,也用圈子“圈”住了自己的人生。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柔善,友便佞,损矣。”领导干部必须要端正权力观、群众观、价值观,重新审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动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抵制亲亲疏疏、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只有善于交益友,不交损友,才能避免让“朋友圈”沦为“腐败圈”,才能避免“朋友圈”成为自己仕途上的“终结者”。
文/曹瑞晓
来源:红网
作者:曹瑞晓
编辑:唐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