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丁安琪以“一年读600多本书”的惊人读书量走红校园,被同学和老师们称为“图书馆女孩”。丁安琪平均每日的读书时长为八小时,除阅读专业书籍,她还广泛涉猎文、史、哲等学科图书,将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将书籍作为与自身融为一体的挚爱之物。(10月10日中国新闻网)
“图书馆女孩”的新闻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议。一方面,大量网友都纷纷为丁安琪点赞,表示“自愧不如”;但另一方面,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读这么多书干什么”“估计脑袋也成了硬盘了”“在质不在量”“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些质疑声的存在,凸显出网民面对某一新闻事件时的批判性思维,也为公众和媒体进一步分析该新闻事件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因此首先应对这种声音存在的价值表示肯定。
然而,如果把对“图书馆女孩”的质疑声梳理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网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对读书预设的价值立场套用在了丁安琪身上。在部分网民看来,读书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大概就在于帮助自己成就学业事业、升职伴随加薪、获取物质回报、铺平人生坦途——质疑声如“读这么多书干什么”,潜台词就是“读这么多书不一定会帮助自己成为‘人生赢家’”;质疑声如“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潜台词就是“读书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质疑声如“读太多书会削弱思考能力”,潜台词就是“若想有所成就,读书和思考不可偏废”。凡此种种,都可以概括为:部分网民把读书看成了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无限放大了书籍的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书籍的价值理性。
这些质疑的话语中,有一些本身是没错的。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确要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可问题在于,并非所有的读书活动,都要与知识学习挂钩。正如丁安琪同学自己所说,“阅读不仅对学习有重要意义,还能塑造性格,让人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相较于更具有功利性的专业知识学习,性格塑造、习惯养成、生命体察和为人处世,这些恐怕是读书人从书中学到的更宝贵的东西,而相比于名利等身外之物,前者给人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其实会更高。丁安琪同学所喜爱的文、史、哲书籍,恰恰都是这样一类书:它们也许不能让读者在某个专业领域上速成致用,但对人性格、情感、思想的教化,却是任何功利性、工具性学习都比不了的。这一类书浩如烟海,多读、广读、泛读,都是常事,至于有网民质疑“看这么多能否记得住”,文史哲本就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读者自会把书中的道理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生活里,又有何记得住、记不住之说呢?
当然,像丁安琪同学这样真正的爱书之人,在读书过程中,也许连这样的目的都不会考虑。对他们而言,徜徉在书海中,这本身就已经是莫大的快乐;能够与作者、与先贤、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一场又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这本身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能够与书中的主人公同笑同哭、心意相通,这本身就已经是宝贵的情感体验。这样一种如此纯粹的快乐、幸福和情感体验,恐怕只有身临其境的读书人才会真正体会到,而他们也不会奢求其他人的理解——读书,本身就可以丰盈内心,外界的沸沸扬扬,我自泰然处之。
诗人流沙河曾写到:“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读书亦是如此。对于爱书之人而言,通过读书所带来的成就,不过是读书的副产品,而它在精神上为自己带来的快乐,却是任何物质成就和身外之物都比不了的。那些还处在沸沸扬扬的争议漩涡的网民们,可以揣摩一下《庄子》中的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文/都大伟(厦门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